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也有例外。
某家庭,父母勤俭了大半辈子。一件衣服,只要不破,一穿就是好几年,甚至十多年。平时的饮食与普通人家别无二致。家里用的东西,只要顺手能用也都是用了多少年。这种生活行为并没有对自己的孩子产生过榜样的作用。
孩子穿戴,紧跟潮流,每年网购的衣物、箱包、鞋子、饰品等,成包的成包的被更新淘汰,许多自买来就从未着过身。
平日的饮食,也由开始家里做,改变为叫外卖。从一周偶尔叫外卖,到每天都会叫外卖,而今已是在家的每顿饭都要叫外卖。家里的厨房成了摆设,送餐成本日益加大。
使用的家什物件,无论大小新旧,说扔就扔。
表面上看,他们暂时有这个经济能力。
父母的质朴怎么就没对他们产生过带动作用呢?
分析起来,原因有四。
一是,社会发展了,收入水平提高了,社会服务环境与条件改善了。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渗透与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理念不同了。忧患意识并不被他们认同。
三是,代沟的存在。
四是,成长初期的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简朴的基因,根本就没有得到传承。
类似这样的现象还有:有文化的校长或老师的子女考不上高中或大学。
(2022-7-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