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亲情”主题绘画
(2010-12-08 13:50:30)
标签:
校园 |
分类: 品 |
母爱是什么?
母爱是首儿歌,唱出我心中的欢乐;
母爱是只小船,承载我的忧伤;
母爱是朵白云,带给我甜甜的梦幻;
母爱是春天的雨丝,滋润着我的心田;
母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教育着我,让我一生浸润书香。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当校长时,每年开学,总要在校门口打上一条横幅:“爱你的母亲吧!”有些人会觉得诧异,为什么不打“好好学习,珍惜时间”等等这样一些激励性的横幅呢?原因很简单,他说,倘若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母亲都不爱,那还谈什么爱国,爱学习呢?只有学会爱自己母亲的人,才有资格说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爱学习。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小皇帝、小公主的光环时时笼罩着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曾经有报道:一13岁的孩子只因外婆不让自己看电视就将外婆残忍杀死,两名学生因一元钱就将同学杀死……类似这样的列子还有很多。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如此凶狠、残忍、自私呢?原因是很多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孩子心中都缺乏爱。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爱心都没有了,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因此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教育工作者应担当这一重要使命,不要让孩子的心变成爱的荒漠。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所打的横幅“爱你的母亲吧!”我在一些班级里尝试进行感恩教育。
走进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感恩亲情”,又画一个大大的红心把这四个字包起来,旁边画一个“爱心加油站”,这时还没有打上课铃,有些学生看见了轻声的念着,也被我的这一举动疑惑着?怎么像是品德课或语文课呢?呵呵,我的学生们,“爱心加油站”从现在起开始给你们加油了!
上课了,师生互相问候后,大部分学生都在盯着黑板,等着老师发话,当然也有些不屑一顾的同学,这样的同学几乎就是每节课都显得很木纳,以自我为中心。我环视一周后,问道:“同学们,当父母下班回家后,你们都能对自己的父母亲说声爸爸您辛苦了!妈妈您辛苦了!再或者对他们说声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妈妈吗?”大约三分之二的同学举起了手,显然不是全部,紧接着我再提出一个问题:“记得父母生日的请举手!”这次举起来的小手又少了一些。亲爱的同学们,想一想,你的父母是不是也把你的生日抛之脑后呢?我想你的每一个生日都是温馨的,而且还有精美的礼物等着你。可是,反之我们的父母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做了什么?当此时你在这里静静的上课的时候,你的父母在为谁辛苦为谁忙碌呢?当你们踏进校门的时候,父母关切的眼神里饱含着怎样的愿望?当放学把你们接回家的时候又多么想听到你学习的喜悦和收获!说到这里,我做了少许的停顿,那些开始显得不屑一顾的同学已经能坐的笔直,也许他们也想到了自己可亲可敬的父母此刻也想辛苦的忙碌着,也许他们正因为我的话而反思着自己的表现……亲爱的同学们,爱你的父母亲吧!感激你的父母亲吧!画出我们心中伟大的父亲,母亲吧!从你生下来握起第一支笔起,你便开始了你的绘画,认真的画出你的爱心,你的愿望,你的真实的点点滴滴,让爱心加油站为你们加油!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儿女,好学生,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报答养育着我们的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我的激励下,这节课,学生们画的都很投入,画的内容也很丰富,没有学生再问我:“老师我不知道画什么”了,因为孩子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画自己生病父母对自己的抚摸、输液的,有的画父母日复一日接送自己上学放学的,有的画妈妈洗衣服做饭的…….点点滴滴,虽然表达方法比较简单,但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画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投入,每个学生都能交上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画。我的一番激励,敲打着学生的心灵,甚至有些学生由此想到自己父母时,眼眶变得湿润起来……
也许,有些孩子这节课投入了,下节课有些顽皮的同学又忘记了,所以,让作为老师的我,不断的给他们的爱心加油吧!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充满爱,充满感激,懂得用实际行动去报答母爱!同时组织孩子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的感恩活动,孩子们有的为妈妈洗脚,有的给爸爸煮饭……然后再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我鼓励学生就算你画的不像都不要紧,因为画画不是以像不像为评价标准,关键看你有没有想法,有没有真实的内容,如同你写作文一样,空而虚假的东西是不经推敲的,要画出真、善、美!通过这种绘画活动许多孩子更加懂得关爱家人,关心身边人。
总之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各种活动中,在学校中、家庭中、社会中抓住时机,通过各种活动进行爱心教育。孩子是最纯真可爱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一定能收获爱的果实。可爱可敬的老师们,愿我们也从点滴做起,用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目光,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