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月亮弯弯
月亮弯弯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472积分
  • 博客访问:356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10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答谢中书书  翻译及赏析

(2016-05-28 11:27:29)

答谢中书书   南朝南齐南梁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河的秀美,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赞赏的。高峰直入云霄,水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五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树木和翠绿的竹子,一年四季长青。早晨的雾刚要散去[1]  ,猿猴和鸟雀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夕阳将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竞相跳跃。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康乐公)之后,没人能置身这样奇妙的山水人了

谢中书:指谢征,作者的友人。中书:官职名。后一个""指书信

单句翻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的美丽,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河流历历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边的石壁,被太阳照得反射出各种颜色互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色的树林和翠绿的竹林,四个季节都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晨曦的雾将要消散,猿猴鸟雀不断地鸣叫,声音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傍晚的夕阳即将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着从水中跃起。

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康乐公以来,不再有能融入到这美丽山川奇妙景色中的人了。[

注释

2.交辉:交相辉映。3.四时:四季。4.歇:消散。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7.欲界:佛家语。即指人世间。8.晓:清晨9.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10.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封康乐公,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11.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2.俱:全,都。13.跃:跳跃。14.竞:强劲15复:再。古今异义四时俱备(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晓雾将歇(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夕日欲颓(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一词多义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

词类活用五色交辉 (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交相)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本文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优美的意境。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再现它,激起读者审美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入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入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其四,动静相衬之美。客观景物不会单调划一,散文写法也切忌呆板凝滞。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

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 两层来写。

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陶弘景娱情山水的思想。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都属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整篇文章,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磷……有比喻,有夸张、拟人,既有正面描写,也有反面描写,说不完的情趣、道不完生机盎然。本文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最后一句写出对作者的凄凉心而感叹。

试题答案

一、解释下列词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消散。 乱:此起彼伏。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欲:将要。 颓:坠落。沉鳞:潜游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鳞:鱼。

3、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人世间。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5、古来共谈 谈:欣赏,谈论,赞赏

6、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

二、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于到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关键问题:

1、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山河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也表达了归隐林泉的志趣。

2、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一句的作用、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用:使文章的语言在整齐之中有疏散之美。

言外之意:自从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只有我才能欣赏到这种奇景。这句话既表达了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自己能欣赏到美景的得意之情。

4、用文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1)、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手法

这首诗主要是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都是动景,鸟鸣则写出了声音,诗人用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的手法,更突出了山的幽静。也有借景抒情的味道。

 

 

 


阅读(627) 收藏(1)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