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庄案,我在现场(六)上海律协讲座

(2010-01-10 00:00:37)
标签:

界线

上海市律协

法治

讲座

律师业

李庄

杂谈

分类: 工作日志

    

    http://s9/middle/60b0044bg7fa4fa85a538&690

 

   从重庆回来后,一直关注着网络和媒体对李庄案的报道及评论,经过许多媒体对一审庭审过程的全面曝光,李庄案中的真实细节得以公布,甚至是一些我们都未知晓的内幕都被暴露在阳光下,许多被中青报误读的观点开始慢慢得以转变。李庄案也由一个特殊的个案引发成为全国16万律师群体高度关注的热点事件。

    1月8日,重庆江北区人民法院宣判李庄有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当天下午我们收到了判决书,并召集了多位同事负责文字录入,并将此公布在网上。随着一审判决存在的诸多错误,李庄案也因此进一步发酵。

    当晚,我收到主任的通知,将于第二天前往上海,参加由上海律协刑委会主办的讲座,主题是“律师的界线,李庄案的前前后后。”

    为了让主任在讲座上更便于展示李庄案中的细节部分,我连夜对证据部分进行了再次整理和制作。

    9日上午九时,我和另一位同事驾车陪同主任出发前往上海。

    10日上午八点,我习惯的打开天涯法律论坛,意外的发现转载重庆晚报的一篇关于证实李庄嫖娼的报道,这篇本想证明李庄嫖娼的文章因报道了重庆警方先定罪再取证的违法行为,再引用重庆市律协会长的采访(后经证实为假)而再次暴露了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掩护的动机。随后又找到了网上高人写的针对该报道的六点评论,以及那张制假拙劣的嫖娼现场照片。

    中午,上海市律协刑委会邀请我们一行共进午餐,我也借此见识到了上海律师界的多位知名大律师。

    今天下午一时,由上海市律协刑委会主办的“律师的界线,李庄案的前前后后”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举行,即使将原本只可容纳150人的报告厅临时改为250人的会议厅,但依然满足不了蜂拥而来的听众。除了尽可能的加座,许多没有位置的人选择了席地而坐,在两边和中间的走廊,在主席台两侧。。。

    主任的讲座很精彩,通过办理李庄案向广大律师介绍刑辩风险的防范,两个多小时的演讲赢得了数次掌声。会后,更是许多支持者上前与主任探讨案情,主任随身携带的数十张名片也被一抢而空。

    听完讲座后,有网友“星星点点的渔火”在主任学术网留言说:“刚刚听完陈老师的演讲回来,席地而坐在陈老师的讲台下,除了钦佩和感动,更让我折服的是陈老师的对中国律师业、对中国法制建设的责任感以及他的真实,其实当陈老师哽咽时,泪水也模糊了我的双眼...... 报告会结束时,我没有对就在近在咫尺的陈老师说上一句支持和鼓励的话,因为我知道陈老师坚强的内心今天一定会被潮水般的掌声所一次次的激动...... 我只想说,陈老师,保重......”

    很多网友要求上传讲座的视频,但是由于活动是由上海市律协组织的,并不清楚是否有录像,而我只是携带了相机拍摄现场的场面。所以网友要求看到视频的要求,目前似乎无法满足了。

    晚饭餐桌上,主任和其他几位上海律师举杯祝我生日快乐,主任说不好意思在我生日的时候还要工作,其实,这样的工作就是一份荣耀。从2009年12月27日踏上飞往重庆的班机开始,我从一位李庄案的旁观者,因主任助理的身份而转变为其中的一位参与者,更成为了这起中国法治标志性事件的见证者。这样的机遇,不是每个年轻的律师可以享有的。

    每个法律人,都是自己道义和良知的法官。

    之前有媒体朋友询问我,不解主任为何要去接李庄案,因为他不缺钱也够知名了。我想经常去看主任学术网的人,应该会注意到他在自我介绍栏目第一段写的那句话:

    “法治的进步不能靠恩赐,也不能靠机遇,它是深思熟虑的行动和顽强不息的奋争,推动法治建设的是一次次理性负责的公民运动,律师在这样的运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http://s9/middle/60b0044bg7fa4fb7213a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