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晚上,第一次现场聆听陈主任的讲座,关于律师高层次营销与风险防范的课题对于我们这些刚踏入律师届的新人而言,是一次及时有效且又深刻的教育。听过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青年律师靠什么开拓业务?这个命题在我还是报社记者时就已经深入调查过,命题不算新,却年年都有人提出,而且还将一直被问起。
陈主任从11个方面总结了开拓业务的充分条件,我尝试着一一去核对目前自身条件是有多少名列其中。
个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户的多年积累,以及法律领域的权威性,我想这些都需要日后的逐渐积累;人际关系网资源,感谢于在报社工作期间的收获,还算有所积淀;至于官方背景和政治资源,则无从谈起。此外,对于主动性和刻苦精神,律所的平台和声誉,协作精神以及宣传自己的能力等方面,自己还是较有信心。
在11个条件中,对于目前自己的状态,更为看重的还是“专业知识的不可代替性”。虽然是法律科班出身,虽然去年苦读过了司考,但是对于自己专业知识的功底和储备还是有所顾忌。通过在所里一周的表现,指导老师姚律师也对我其他方面表示了肯定,同时也叮嘱我必须挤出时间多看书,增强专业知识水平。
如今,去回顾陈主任在讲座中分析的高层次营销和防范执业不良现象等问题,固然十分必要,同时不禁疑问: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如何开展律师业务,也就更谈不上开拓业务了。于是,在律师助理阶段,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去考虑如何开拓业务上呢?(当然,这样的疑问仅限于我这种专业功底薄弱之人)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如何“充电”?不可否认,律师必须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但是就现阶段而已,我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学习。为此,我是该拿起大学四年里的教科书,还是去市场去淘各种类型的实务书?
对于今后的律师道路,我似乎一直处于自信与迷茫的矛盾之中。如何开拓业务是迷茫的重点,而专业知识有限是阻碍自信的关键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