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本人2011年旅行的记录。】
【上一篇:唐蕃古道到川藏北线2:东关·主麻日 】
车出西宁,没多远,路边就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一片片油菜花地。
在西宁的青旅,大家互相交流信息,就有刚刚从门源回来的人说,那边油菜花开得差不多败了。其实,我很清楚,青旅的信息往往是相当不靠谱的,就算刚刚看了回来的人,因为他们的知识、理解力甚至智商的问题,也会发出错误信息。

一个大区域的油菜花本来就不可能是同时开放同时凋谢的,特别是青海这种隔几公里天气就相差很远的高原地区。某人看到某片油菜花凋谢,不代表青海就没有油菜花看了。
当然,不仅仅是油菜花,几乎所有的户外旅游信息都存在这个问题。只能自己亲眼去看看才知道。

车经过大通县,已经有较多的油菜地了。

察汗河,虽然这里是湟水的支流,但是水是完全清澈的,跟西宁市区昏黄的湟水完全不同。

很多人在察汗河的观景点停留。

山壁的向阳面,是茂密的森林,背阴面和湖心,却是一棵树都没有,只有茸茸的草甸。
公路边的河,湖心岛就是牧场,草地这季节已经开满野花。

河边的梯田,如画一般。

微风吹过,河面鳞光片片。

翻过著名的大阪山,就是门源县。
门源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以油菜花而著名。

不同于其它地方,门源的油菜花铺天盖地,气势恢宏。

见过很多地方的油菜花,大部分都如小家碧玉般娟秀,只有门源这里,油菜花地跟祁连山一起,气吞山河。

祁连山从浓云中,露出了一部分雪峰。

祁连山,起伏跌宕的山峦,如同创世之初的脉动。

门源历史上,就是油菜的主要产地。
俗话说“门源油,天下流”,说明这里的菜油产量是很大的。祁连山、达坂山等雪山围住门源平坦的金盆地,这种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这边,其实还有山坡有开发的余地。

路边山坡,还有牧场,有牧民骑马经过。

近观菜地,如同彩色的地毯一般。

走进油菜花地。

铺天盖地的金黄色无际无边。

绵延上百公里的彩色花海,在高原的阳光和通透的空气里,与村落人家相互辉映。这种博大的气势,需要青海这种土地极多的地区才能有。

公路。蓝天白云花海,这才是西部的感觉。

穿行。

地貌变化多端。

卓尔山,这里以丹霞地貌闻名。

丹霞山峦,起伏的褶皱如同大地的衣衫。

卓尔山下的村庄。

路边的我。

晚上,在祁连县城过夜。
【下一篇:唐蕃古道到川藏北线4:青海湖·黑马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