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怀旧的窄轨老式火车经过两天的折腾,终于到达河内。早上六点多,天还没有亮。
在火车站拍了一张照片,可是,白天回来这里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拍片的地点了。

天气有点阴冷,有点小雨。
我们坐摩托车先去到Gia
Lam车站,打听明天到芒街的长途汽车是否需要预定车票,因为我们明天必须回国了,这样就必须在下午口岸关闭之前到达。
到了才知道,去芒街的车大把,车站广场上到处都是拉客仔。听说我们去芒街,拉客仔拼命对我大叫“Mong Cai啊,Mong
Cai啊!”,发音与粤语基本一致。
车票7万5,对于怀揣几百万的我,真的很便宜。

还是坐摩托车去到三十六行街。
临近春节的原因,上次住的queen旅馆房间涨价,只好另外找了一家旅馆,还是十个美元。
可惜只有一天的时间,不可能悠闲地挥霍掉。
往火车站方向走。
河内的季候风不像西贡那么潮湿炎热,可是街道的格调和建筑比西贡更接近我想象中的越南,更接近以前在图片和电影里看到的那种特有的政治气氛与历史的冲突,还有随处可见的那些昏黄和暧昧。

就这么随便走,毫无目的。累了就坐在街边,喝各种果汁或者啤酒,看与我无关的不经修饰的生活风景。








很喜欢的一个街区。这里跟西贡不同,跟三十六行街区也不同。

干净、宽敞。好像政府机关比较密集。

快到火车站了,一条铁路就这么穿过市区。

沿着铁轨走路,上一次好像还是我初中时候的事情。
火车站门口的商业区。

火车站广场。

越南的桔子比较酸,可是桔子特有的那种香味特别浓。

转了一个圈,找不到今天早上下车的那个地方。有点郁闷。

硕大的柚子。尝过却不好吃。

粽叶专卖市场。

漫无目的地随便找了一个方向走,又发现一个市场。
有谁知道这种水果(抑或蔬菜)叫什么名字?

内部特写镜头。

市场照样拥挤喧嚣,我照样进去。

我能找到很多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情调。

往不知道什么方向走,路边是一座寺庙。

寺庙里面的东西跟国内差不多。

路口碰到出殡的队伍。

大概是来念经的尼姑吧。

亲友团人数众多。

死者估计是越南的什么重要人物,场面非常大。

文庙。在门口看看就够了,里面供的无非是孔子,还有文曲星。可以称为“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吧。

文庙里面更像一个公园。

路边一个看样子比较干净点的小摊。可乐罐炖的鸽子汤,比较美味。还有越南河粉,调料很多,粉太少,不够吃。


还是闲逛。

不知不觉,到了河内大教堂。
典型的法国建筑风格。

教堂正对的一条街。

教堂门口悠闲的人们。

另外一个街区,有个小庙。南传佛教在这里还是很盛行。
庙里卖的字画。这个字比小时候给我看病的医生开的处方上面的字还要丑,真是对不起框住它们的镜框。

看看地图,往古城墙方向走。

古城墙其实就是一个小门洞,地图上面还表示是著名景点。

前后就是商业街。

找到另外一个市场。

LONG BIEN火车站。这里过去就是红河大桥。

走上红河大桥。
大桥从街道上面跨越而过。

桥上可以看到历史遗留的痕迹。在国内,这样古老的桥梁早就拆掉了。
桥梁上的人行道很窄,每块水泥板都是活动的,接缝处可以看到下面汹涌的河水。走在上面,咯噔咯噔的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天色接近黄昏,不敢走太远,还是走回来,去市场买水果。在这里又发现了那种烤肉的法式面包。当然再吃啦。

回到三十六行街,春节的气氛已经很浓了。

路边偶尔还能看到外形出位的车。

晚上回去街上,还是闲逛。三十六行街依然还是古色古香,还剑湖咖啡馆、西餐厅林立,古老的民族气息、外来入侵的汉文化和法国文化,加上现代时尚的标签,构成了河内特有的魅力。
第二天,清晨就告别了这个令人怀念的地方,坐车直接到芒街。漫长的路途使人昏昏欲睡,很差的盘山公路又令人晕车作呕,途经下龙湾也没有什么兴趣再看看了。
这次旅行,对于这个细长的国家有了新的感觉,新的认识。
从河内到西贡,穿过丛林、海岸、平原,河流,不停的行走。那些温暖、潮湿、宁静、喧嚣、广袤、狭窄、海洋、远山,都带着热带的味道。消瘦而眼睛明亮的妇女,皮肤黑黑的男人,步履蹒跚的挑担子的老者,光着脚在街上疯跑的脏孩子,迷宫一样的街道,没有规划的拥挤的旧房子,雕花铁栏杆的法式露台种着开红花的三角梅,摩托车的轰鸣夹杂着阳光的躁动......而街区那些或新或旧的黄色建筑,在残阳下袒露着气派、沧桑或者陈腐,用沉默而凝重的语言在叙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故事,成为隐匿在城市后面真实的悲情元素。。。。。。
行囊塞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脑子里面空空荡荡。在大巴车上一夜一夜坐着睡觉,在街上凝视天上的星星,在河边看着对面的夜色的倒影,一个一个果汁摊喝过去,一个一个市场转过来,在大街转角处端着一杯冰啤酒看着人来人往。。。。。。
莫名其妙地,我喜欢这种生活形式,近乎着迷。我喜欢出没于各个廉价旅馆,坐在餐厅和酒吧低声细语。衣着随意,背着大背囊,见人就露出礼貌的笑容,不给别人添麻烦,并遵守基本道德。在车上,盯着外面的景色,在路上沉默着,没有抱怨,希望自己像老牛一样强壮、忍耐。就这样从舒适的家里出发,然后不停的行走,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是的。越南的行走,虽然也可以称作是旅游,可是,像极了芽庄那个著名餐厅的名字,same same
but differen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