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塞上曲

(2010-07-17 12:39:04)
标签:

塞上曲

王昭君

文成公主

和亲

细君

金城公主

解忧

杂谈

分类: 且听风吟

http://s16/bmiddle/60ae430dg8b13c5cf3c7f&690

 

   《塞上曲》是一首琵琶传统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曲谱最早见于李芳园的《琵琶谱》,是他根据华秋萍的《琵琶谱》中的五首独立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综合而成一曲,起名《塞上曲》,且伪托是王昭君所作。

   全曲五段:1、宫苑春思 2、昭君怨 3、湘妃滴泪 4、妆台秋思 5、思汉

   此曲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哀怨惆怅,凄楚缠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弹奏上强调左手的推、拉、吟、揉及擞音、带起等技法,使旋律更显得委婉柔美。描述此曲最贴切的一句诗莫过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

 

——名曲赏析节选文献:百度搜索

    

文/若妍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红楼梦《分骨肉》

   

http://s7/middle/60ae430dg8b8dd2abc8e6&690

 

   

    和亲,这个词眼,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用和亲的方式,以一个女子的幸福,挽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大家看来,是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而对于那些浴血奋战的勇士们,却是莫大的耻辱;对于在朝廷之上,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夫而言,是种讽刺。

   只得任由她们,踏上无知的和亲之路,未来在何方?车马辚辚,华盖亭亭,也掩盖不住离别的愁绪,只能在心中默念:奴去也,莫牵连……

 

【可怜青冢已芜没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安石《明妃曲》

 

    中国封建社会,皇帝一人拥有配偶成百上千,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干人等等,女子,永远都是源源不断送进宫中。而有幸承皇恩得宠的宫女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宫女只能一辈子锁在深宫之中,独自垂泪到天明。

 

    其中,王昭君的故事家喻户晓。

    她,绝代佳人,却困在“金丝雀”里埋藏年华,恨只恨,宫廷的“潜规则”。

    五年,整整五年的宝贵青春。http://s5/middle/60ae430dg8b18ebec8c74&690

 

    当王昭君以“顾影徘徊,竦动左右”的姿态出现在自请和亲的皇家谒见典礼时,全场都惊呆了。匈奴王感恩戴德,汉元帝追悔莫及,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眼睁睁地看着幸福渐行渐远。

    那个毛延寿成为众矢之的,被元帝一怒之下斩杀,罪有应得。

 

    后人感叹王昭君的舍身取义,为她勇敢追求幸福的举止所感动,相信她遇到一个真心对待的人,从此幸福美满。

     

    事实上是王昭君嫁到匈奴后,生二子。不久,呼韩邪死后,其子雕陶莫皋即位,按照当地的民俗“父死则妻其后母”的做法,其继子再娶母昭君为妻,一时无法适应这个风俗的王昭君上书汉宫求归,此时的皇帝不是那个为她肝肠寸断的元帝,于是,被拒绝在千里之外。王昭君只得再一次忍住悲哀,留在荒凉的大漠,嫁与第二任夫君雕陶莫皋,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还生了两个女儿。

 

    公元前19年,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也就在这一年,在大漠生活了14年的王昭君望着广阔的苍穹,无垠的沙漠,回味自己的一生,了然无憾,闭上沧桑的眼眸,翛然离世,时年33岁。死后被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幸与不幸,都已经不重要了。

 

 

【相敬如宾不如相濡以沫】

 

    贞观十二年,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率军攻打唐朝边城松州,被唐军大败后对大唐俯首称臣。他赞羡大唐的强盛,在给唐太宗上书谢罪的同时,特地求婚。于是唐太宗封一位侯王的女儿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http://s8/middle/60ae430dx8b26e820a477&690

    在求婚的过程中,还流传着一个“五难求婚使”的小插曲:

 

    使者禄东赞在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国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五个难题。哪一国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允跟那国和亲。

 

    第一道题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道题目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最后一道是要从二千五百名美貌年青的女子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禄东赞凭他敏锐的眼力,一下子就把那仪态大方的公主认出来了。

    

   之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顺理成章地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并为她建造了唐式皇宫: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这一对“跨国恋”最终白头偕老。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很多中原的工匠,他们把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到了世界屋脊,她的贤德与聪慧也赢得了吐蕃国民的爱戴。

 

   这就是从小被灌输在脑海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


  现实中,
松赞干布更衷情于一位尼泊尔公主,在与文成公主这场政治婚姻里,他对文成公主更多的是敬意而不是感情。从此,寂寞的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潜心修佛。

   

 

【命运如此捉弄人】

    

    金城公主是废太子李贤的孙女,自幼被唐中宗收养在宫中,视为亲生女儿。吐蕃赞普向唐中宗求娶金城公主时,中宗犹豫了一番还是答应了。景龙四年正月时,吐蕃人来迎亲了,中宗万般不舍,亲自送金城公主到长城百里外的始平县,一个月后,又将黄河河西九曲之地送给金城公主作http://s10/middle/60ae430dx8b78720a2d79&690为嫁妆,留下了无穷的隐患。“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吐蕃人不止享受唐朝的皇室美女,还霸占了唐朝一块水草肥美的战略要地。而且还照样掠夺唐人。

 

    公主入藏,本为嫁与吐蕃年轻英俊之王子姜擦拉温,岂知王子迎亲途中,奔驰坠马,命丧黄泉。相传,公主行至汉藏两族交界处,闻之噩耗,悲痛无奈孤影自怜,宝镜从手中滑落,摔成两半,变成两座山,此乃青海境内之日月山。王子虽死,其父还在,无奈和亲之使命,只得继续艰难之旅,阴错阳差嫁与本应为其公爹之藏王尺带珠丹,作一偏妃。

 

        公主生王子墀松德赞后,引起没有生育之大妃子纳朗嫉恨,趁公主分娩时抢走婴儿,外宣称孩子是她所生。儿子被别人据为己有,公主悲痛欲绝。历时一年有余,经过诸多磨难,公主方与儿子团聚。身心受到伤害之金城公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命运坎坷,于吐蕃生活未及三十年而逝。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细君《悲秋歌》

 

   http://s15/middle/60ae430dx8b78dfb7699e&690汉武帝是个野心极盛的帝王,为了早日消灭酣睡在自己枕边的敌人——匈奴,他打通西域各国,当时西域比较强盛的国家乌孙国就是主要的争取对象。

 

   元封六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达的女儿细君封为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昆莫此时已经是耄耄老人,细君远嫁之后,由于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夫妻之间一年会面仅一、二次,全无温情可言,常常独守空房,独自垂泪。

 

   细君远嫁的第二年昆莫就死了,他的孙子岑陬即位,按西域收婚风俗,他也将纳细君公主为妾,细君不肯,上书武帝陈情,然而她得到的答复是“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万般无奈之下,细君只好嫁给了岑陬,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因为产后失调加之长年的心情抑郁,细君不久就病死了,死时年仅二十五岁。

   

   而那首《悲秋歌》诉不尽几多愁,历尽千年,闻着仍肝肠寸断。

 

 

【落叶归根】

 

   细君死后,岑陬又向汉廷求婚,汉武帝就把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公主嫁给了他,刘解忧不同于细君,她性格开朗,聪慧乐观,坚强和勇敢。两年后,岑陬死了,解忧依照风俗嫁给了他的弟弟翁归靡,翁归靡对解忧公主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乌孙与汉之间书信、人员来往不断,在这http://s8/middle/60ae430dg8b8e6fd1eb37&690期间,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无事,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丝绸之路繁荣一时。翁归靡和解忧公主生了三个王子,长子元贵靡被立为乌孙王储,次子万年被迎立为西域小国莎车国王,长女弟史嫁给龟兹国王为妻。备受冷落的匈奴单于在汉宣帝本始三年发兵征讨乌孙国,翁归靡和解忧一边亲自督战,一边派使节驿马不停地去汉廷请来重兵助战。


  匈奴单于在这场战役中共损失了四万多人,七十多万马匹,元气大伤。自此大汉北方边境保持了很长时期的稳定局面。


  可惜翁归靡死后即位的泥靡,是岑陬和一位匈奴王妃生的儿子,他倾向匈奴,且施政残暴,被国人称为狂王,乌孙国自此陷入了动荡的局面,解忧公主照例不得不忍辱含悲地嫁给他,并且和他生了一个儿子。
 

   转眼又过去很多年,解忧公主自汉武帝太初年间嫁到西域塞外这片冰冷的土地,到汉宣帝甘露初年已经有五十多年了,历朝四代,三度嫁人,受尽了辛酸与委屈。她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汉宣帝亦为之动容,获准归乡。汉甘露三年,年逾七十的解忧携三个孙子终于回到了母亲长安的怀抱。汉宣帝赐以宅田侍婢,解忧公主总算善得其终了。

 

历史参考文献:《锦瑟无端五十弦》、《长安月下红袖香》

 

http://s2/middle/60ae430dg8b8dd72df8c1&690

 

《请不要在我坟前哭泣》  

                                 ——玛丽·伊丽莎白·弗莱 

 

   请不要在我坟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并没有睡着

 

  我是那千万里呼啸而过的风

  我是那温柔飘扬而落的雪

  我是那缓缓而下的雨

  我是那田里成熟的稻谷

 

  我在那清晨的静谧中

  我在那有序的匆忙中

  我是那环绕飞行地漂亮的鸟

  我是那夜晚里的星光

  我是那盛开的花儿

 

  我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

  我在一群鸣叫的鸟群里

  我在一切美好可爱的事物里

 

  请不要在我的坟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

  我并没有死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你喜欢?最多可选5项
发起时间:2010-07-17 13:00    截止时间:2010-09-17 13: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