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联想ibm企业文化柳传志it |
败笔1:联想企业文化没有自我批判
柳传志曾经在哈佛商学院和世界管理大会论坛上,多次宣讲过自创的企业管理“房屋图”理论。在他看来,企业管理好比画房子:三角形的屋顶是运营层面管理,包括研发、销售、生产方式等;下面的方块包括物流、资金和信息管理;而最下面的地基是人才、机制和企业文化。
对照柳氏“房屋图”,细数联想收购IBM
PC后5年来的种种败笔,最后的一笔账,不得不归咎于联想企业文化。正是曾经被员工引以为傲、被专家津津乐道、被同行见贤思齐、被世人高山仰止的联想企业文化,让昨天过五关斩六将的联想败走麦城,让今天卧薪尝胆力图中兴的联想四顾茫然。
如果撇去虚幻的泡沫,联想文化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抱残守缺、狭隘封闭。
自从1990年代中期成名以来,联想就以具有优秀企业文化自居。但对比前后十几年联想企业文化主要内容,还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以人为本”、“客户意识”这些老生常谈,还是“站在宝塔山、胸怀全世界”的自鸣得意。看着联想官网,在“核心价值观”条目下,赫然写着“成就客户——我们致力于每位客户的满意和成功;创业创新——我们追求对客户和公司都至关重要的创新,同时快速而高效地推动其实现;诚信正直——我们秉持信任、诚实和富有责任感,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外部;多元共赢——我们倡导互相理解,珍视多元性,以全球视野看待我们的文化”全套大词。完全找不到一个危机四伏的企业,应有的反躬自省和奋发图强。这些放之四海有口皆碑的真理,可以照搬到任何企业身上,但并不能让联想解决当下的问题。
相比之下,带领HP走上复兴之路的Mark
Hurd,在4年前的一次被采访中,谈到了对企业文化的看法,“企业文化是个有趣的词,我一直都不完全清楚它的含义。……我想建立的文化是,我们可以同时追求成本和增长,同时追求短期或长期目标,同时追求战略和运营。我们想让公司形成充满责任感的文化,知道谁在负责执行战略,谁在执行运营,并且让世界上最好的员工来完成这些任务。我不知道我所指的是不是就是文化。”时至今日,HP的业绩有目共睹,企业文化的转变同样深刻。如果联想真的认为企业文化是“房屋图”的基础,就请少唱高调多做实事,回到现实世界来吧。
去年底,柳传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从《基业长青》一书得到的感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要想让事业有长期继承,最好还是从内部选拔接班人。”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面一心想从下面选拔接班人,下面也就惦记着从下面的下面选择下面的接班人,同时不错眼珠地盯着上面。每一个上面都想选拔自己的下面,每一个下面都想成为自己的上面。联想人事文化的狭隘封闭,让这个中国第一大IT企业成为著名的“外籍兵团坟墓”、“海归屠场”。从Ward、Amelio前后两任CEO,到三顾茅庐而来旋即打入另册的外企海归,以至于今天诺大的联想,几乎找不到具有国际企业工作经验的高管,找不到英语娴熟业务精湛的高管,当然也就无法实现高效率的内外沟通。
事实早已证明柳传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事观的虚妄。Louis Gerstner在IBM、Mark
Hurd在HP的先后成功,证明了空降CEO大有可为。在有着悠久企业文化传承的HP,我们可以在核心领导层名单中,看到前Dell
CIO现任HP CIO的Randall Mott、前PalmOne CEO现任HP负责个人系统营销的高级副总裁Satjiv
Chahil、前Disney高管现任HP高级副总裁兼CMO Michael
Mendenhall。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空降兵”拯救了IBM和HP。
联想收购IBM
PC五年来的表现令人失望,就算是最狂热的“星宿海联想门”吹鼓手,也渐渐失去了当年的豪迈气概。此次柳传志临危复辟,有分析师认为,他是为了给联想树立一个核心精神,重建联想文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让联想变成一个有更加融洽、更好的国际企业文化的公司。”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看到联想对企业文化的自我批判,也就还不能对联想走出泥沼寄于信心。
前一篇:李开复下课,“花瓶CEO”走衰
后一篇:朱立南上位,联想电脑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