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可用性计划性ups架空地板通路it |
分类: 我看IT |
T1/第一级数据中心:基础级,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对于第一级数据中心,计划内和非计划性的活动都会很容易引起中断。它有计算机电力配送和制冷,但是或许有(也许没有)架空地板、UPS或者发电机。即使有UPS或者发电机,也是单模块系统,具有多处单点故障。为了进行预防性的维护和维修,设施需完全地手动关闭。一般地,基础设施每年需要完全关闭一次,以进行预防性维护工作。在紧急情况下,也许需要更频繁的关机。对各部件的操作错误或自然故障将导致整个数据中心运行中断。第一级数据中心的可用性为99.671%。
T2/第二级数据中心:具冗余部件级,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第二级数据中心具有一些冗余的部件,由于计划内和非计划性的活动引起数据中心中断的可能性小于第一级数据中心。第二级数据中心配备架空地板,UPS和发电机。但UPS和发电机的设计容量是N+1,且为单回路设计,因此有单点的中断可能。对关键电路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维护需要程序式的关闭设备。第二级数据中心的可用性为99.741%。
T3/第三级数据中心:可并行维护级,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第三级数据中心可以在不引起计算机硬件运行中断的情况下进行所有的计划性的现场活动。计划性的活动包括:保护性的和程序式的维护、维修和元件替换,增加或者减少与处理能力相关的部件,对部件和系统进行测试,以及更多的活动。对于使用水冷的大型系统,这就意味着两个独立的通路。必须有充足的处理能力和配电通路,允许在一条通路承担负载工作的同时,另外一条通路进行维护和测试。非计划的活动,例如操作错误或者设施部件自然故障还是会引起数据中心的中断。在客户的业务需求允许增加成本进行更高级的保护时,第三级数据中心通常可以升级到第四季数据中心。第三级数据中心的可用性为99.982%。
T4/第四级数据中心:容错级,首次出现于1994年(首次出现了双电源的计算机设备)
第四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性能和能力可以保证任何的计划性活动不会引起关键负载的中断。容错能力也为基础设施提供能忍受至少一次的最糟糕的情况---非计划性故障或非关键性负载事件的冲击的能力。这需要同时活动的两条配送途径,通常是双系统(S+S)的配置。从电力角度,需要两个独立的(N+1)UPS系统。根据消防和供电安全规范的要求,还会有由于火灾报警或启动了紧急停电程序而导致的停机时间发生。第四级数据中心需要所有的计算机硬件有双电源输入。第四级数据中心的可用性为99.99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