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Google愈来愈深入地进入到苹果和微软的地盘之内,更加全面的冲突和竞争已经是山雨欲来,而我们未来十年的线上体验便将由这一冲突决定。
看上去一切似乎还正常。当乔布斯(Steve
Jobs)走上舞台,展示苹果iPhone的4G版本,他依然是黑毛衣配牛仔裤的标准装扮,依然受到了观众的狂热欢迎。
然而实际上,至少有一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自iPhone真正成为手持设备领导者的2007年开始,苹果这是真正第一次面临实质性的竞争压力。
Google以自己的Android操作系统成功地进入了移动设备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大约十八个月之前,第一部基于这一操作系统软件的智能电话问世,而十八个月之后,这一互联网巨头已经成为了网络触摸屏设备领域的强有力的挑战者——不必说,这一领域原来的王者正是苹果。
戏剧已经演出到了第二幕。苹果的iPad四月下旬上市,自那时至今,这种大屏幕设备已经售出了约200万部,而Google等追赶者的脚步也变得愈来愈急迫了。他们的新软件平台还可以和电视对接,Google上个月就发布了新版本的Android,可以从互联网接入电视信号。在这种情况之下,苹果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改进,强化互联网电视技术。
两家公司原本是擅长不同的技术,企业文化也截然不同,但是在时代的变迁中却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彼此的对立面。这一冲突将决定科技行业未来十年的走向,决定全球网民未来十年的线上体验。
尽管Google和苹果曾经走得很近,但是Google现在妖魔化起对方来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障碍。Google曾经为最初版本的iPhone提供服务,但是那段恋情显然已经成为过去。上个月,Google移动部门重要角色之一冈多特拉(Vic
Gundotra)甚至将苹果主导下的未来概括为一个《1984》式的异化社会。“我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未来,一个一家公司、一个人、一种产品、一个运营、唯一选择的未来。”他对一群软件开发商表示,“我们可不想要那样的未来。”
Google的勇气从何而来?市场研究公司NPD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在美国市场上,基于Android软件的智能电话销售数字首次超过了iPhone——尽管它们依然双双落后于黑莓。另外一家研究公司IDC则预计,在全球市场上,由于采用Android软件的玩家愈来愈多,这一操作系统三年之内就将超越iPhone和黑莓,成为第二大智能电话平台,仅次于Symbian。
乔布斯则扮演起了受伤者的角色。“他们决定要和我们竞争。”他上周在加州的All Things
Digital科技研讨会上表示,“我们可不曾进入过搜索市场。”
Google与苹果的战斗绝非简单的市场份额之争,事实上,他们的争夺是基于两种不同的理念,指向两种不同的未来。
Google的业务模式是组织全球的资讯,然后以此为基础销售广告,因此他们的设备必然是要对整个网络开放的,包括软件的代码在内,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他们获得尽可能多的手持设备,尽可能多的搜索服务消费者。
苹果的理念是让用户可以更轻松地和更有趣味地使用先进的技术,所有的体验都被他们整合好,包装在时尚设计的外壳之中,然后乔布斯便相信,他有理由为这样的优秀产品要求更高的价格和利润率。
苹果这种完美主义策略便造成了一种相对而言更为封闭的技术体系。他们甚至还将一些互联网上最常见的技术摒于iPhone、iPad和iPod
Touch的门外,比如支持目前大多数网上视频的Flash软件。这便引发了很多科技专家的愤怒,并使他们更加容易受到冈多特拉等人的攻击。
当然,批评归批评,Google和苹果前进的脚步都不会停下来。他们的对立将决定科技行业至关重要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