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到18日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尽管其间充满着争执和摩擦,透露的信号却毋庸置疑——低碳经济时代来临已成事实。
2009年11月底,中国政府已经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潮流和趋势。有学者称,低碳经济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工业革命”。
其实,就自身的碳排放量来看,信息和通信产业(ICT)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的大约2%,包括产品生产和使用。同时,作为一个产业,IT产业在力求减少自己的碳足迹,而更大的机会在于利用IT技术解决另外98%碳排放的问题。
Smart2020是一份气象集团(The Climate
Group)发布的,且获得麦肯锡分析支持的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20年,ICT具有让来自商业用途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5%的潜力,并同时节省超过9000亿美元。这些数据都是基于现有技术,不包括未来的创新多带来的额外好处。
对于IT技术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大家的观点高度一致:越早采用信息技术解决气候改变问题,就能做的更好。通过嵌入智能和透明度,全球可以在能源密集及大的碳排放量的过程中促成更好的能源和资源效率。
通过IDC的研究以及对这些技术的评估,该白皮书指出,大量采用技术,相对于2006年的水平,到2020年可以每年减少排放25%。该白皮书强调,核心ICT(数据中心和信息基础架构等减少排放的基础技术)需要形成规模,以便有可能获得最佳的节省,并使得排放量最小。
在表现ICT如何帮助另外98%碳排放的可能性方面,IDC发现,利用了ICT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可以为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减排。通过采用ICT优化其供应链,运输业也可以获得大量的减排。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资料显示,由于大规模应用信息技术,我国工业用水循环率达到了96%以上。其实,IT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所有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构建其基础架构,以更少的对石油的依赖实现快速经济发展。
智能电网项目正在成为全球低碳经济的一个表率。2009年2月,新一届美国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研究数据显示,现代化的数字电网将使美国能耗降低10%,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并节省800亿美元新建电厂的费用。中国也在研究制定雄心勃勃的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将针对智能电网出台两项重要文件,一是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二是关键技术研究框架。
当然,在低碳经济快速腾飞的今天,对中国IT产业来说,千万不能仅仅成为口号,这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巨大商机。也许,“我们能帮助你大幅降低碳排放”,会成为很多IT企业的销售口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