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为什么会爱上他/她?爱上一个人真的没有理由吗?

(2010-05-27 16:42:20)
标签:

外遇

人格

分析型

爱情关系

婴儿

杂谈

分类: 恋爱心理咨询

                     你为什么会爱上他/她?爱上一个人真的没有理由吗?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解答,不同的回答背后说明的某些人的对待爱情的认识,态度……这些都会影响你的恋爱幸福体验及恋爱问题的解决等,心理咨询师从以下三方面,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希望有助于让恋爱中的男女了解自己,发展爱情关系。

影子人格”与“完整自我”

    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例如,当“分析型”的男性与“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时,彼此常会充满新鲜欢愉。她丰盈流畅的情意,往往会挑动他长久压抑心底感性部份的人格。

    与她在一起时,他那被深埋阴暗地窖的“影子人格”开始见到阳光,感受一股从外注入,活泼新鲜的生命力,使他深受吸引,觉得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受桎梏的心灵,顿时得以自由释放。这个异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线生命契机,使自己尘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见天日,得到露水滋润,与自己“显性人格”整合,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之过程,我把它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

爱上母亲的影子——“强迫性重复”

    某个拥有一份人人称羡高薪职位的青年才俊,平日也有许多年轻貌美的女士对他表示好感,为何他对身旁这些品貌双全的美女毫不动心,自己的三段恋情触目惊心。

    他第一次深深爱上的对象,是位患有忧郁症。第二次爱上的对象,是位患有“厌食暴食症”(Bulimia) 的女子,情绪强烈起伏。他第三次爱上的对象,是位有夫之妇,因丈夫外遇,刚被抛弃,为情受尽折磨,极为凄楚可怜。这个爱竟然也像前面两段情一样,痛苦到不得不分手的地步。

    如果我们了解这位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所受的伤害,与未能满足的重要心理需求,我们就较能明白他为何老是爱上凄楚可怜的女性?原来,他是家中独子,十二岁那年,父亲有了外遇,突然之间就抛妻离子。原本夫妻感情不错,一有外遇,父亲就像许多外遇者一般,开始多方挑剔,责怪妻子有令他无法忍受,而永远不可能改的缺点。向妻子表示从未爱过她并提出离婚。最后母亲一病不起,临终之前他听到母亲喃喃自语:“我仍然爱着你(丈夫),你为何离开我?” 这番话使他痛彻心肺,一面流泪看着母亲断气,一面发誓他永远不要再掉泪,他要做个成功的强者。

    再来看看这位年轻人三次所爱上的对象,身上都带有他母亲忧伤、痛苦的人格特质,不知不觉地,他深深地受了这三位女性的吸引,潜意识中,他要回到类似过去受伤时的心理状态。在过去,他无法借着自己的爱与努力使母亲痊愈,现在,他仿佛重新得到机会,能借着爱与努力,去医治这些心灵受伤的女性,潜意识深处,他也企望着她们能快乐起来,把他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的呵护与关爱加倍地给他。

    以上这种心理现象,就是深度心理学所讲的“强迫性重复”。笔者在从事临床心理学治疗时,接触过不少这类的个案。有些男士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 ,但却深深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后来发现,他们都有好强,好掌控,标准极高的母亲。从小不管他们多努力要做好,却总达不到母亲的标准,无法取悦母亲,讨她欢心,从她身上得到温馨的母爱。难怪他们成长后,容易被这些身具母亲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Risk defines Rewards ”(危险程度决定酬偿程度的高低)。这类像母亲一样“危险,难讨好”的女性身上,也最具“酬偿能力”,有能力让他们较深刻地感受到所缺乏的母爱。

    他们迷上这类女性,往往因为潜意识中希望能再有一次,借着自己的努力或成就,使这些冷傲的女性得满足,变温柔,从她们身上得到“ 无条件”的母爱,让他们受伤的心灵终于能得到安息的满足。

依附型”(Attachment Theory)

    为什么一个平时很独立的女孩,恋爱后会对男友十分依赖?为什么小小的分手会使人做出异常的事情甚至威胁生命?为什么有外遇时丈夫对原配会冷若冰霜、面若阎罗,但对并不及原配的情人却曲意讨好、柔情似水?

因为母婴关系与恋人关系有着很大程度的类似:在一起时的心理满足和所谓的分离焦虑;“被无条件接纳”的心理需求和“最被重视”的心理需求(如果婴儿发现母亲不理它,就会哭闹来引起母亲的注意,期望母亲产生内疚来更好的满足自己)。所以有人戏称所有相爱的人心理年龄都会降到3岁以下,退化成为父女或者母子关系。

    下面介绍一下依附实验,将母婴引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观察母亲离开一会儿再回来过程中婴儿的反应,发现了四种典型的表现:

 

    a.安全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欲挽留,表现出不快乐,母不在时无心玩玩具,母回来后张手希望被抱,被抱一会儿后就要下地接着玩儿。这样的婴儿长大后在恋爱中表现较好,包容、谅解、易相处,尊重爱人,不论你需要个人空间还是亲近时,他/她都可以给你。

    b.逃避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儿无反应,母回来后也无反应,通过仪器发现婴儿也有焦虑情绪,只是不表露出来。这与母婴平时的相处经验有关,婴儿学会了不期望母亲能长时间相伴。这类的恋人,表现为比较冷漠,但是内心很需要爱情,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等其他非面对面的渠道寻找感情。

    c.焦虑型,不安全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哭喊不从更甚于a,母回来后还要打母亲,很久之后才会安静下来,边玩边看着母,怕母亲再离去。给予这类恋人的忠告是:首先懂得怎样当一个快乐的单身,才能在关系中找到快乐。

    d.紊乱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表现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母回来后亦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会出现张开手要抱的同时后退不让母接近。因为婴儿希望爱的对象——母亲,也是造成其痛苦的对象,爱恨交织。这种类型的恋人一般受伤很多,分手时常会做出比较出格的事,致命吸引。

    孩子在前三年的经验最重要,可以一直影响其行为到青春期,对于他们的情绪,只能进行输导而不是围堵,父母要做到“情感教练emotion coach”的作用而不是emotion dismissing,举个例子:孩子的宠物狗死掉了,哭泣不止,母亲抱着安慰说“我很理解你现在的悲伤情绪,妈妈以前养的一只猫也死掉了,……”,这就是情感教练;父亲来了却直接训斥:“哭什么哭?狗死了再买一条!”这就是emotion dismissing。曾经有个女学生来向我诉苦,说花前月下,她依偎在bf怀里,正想说“月亮好圆好亮啊”之类的话,bf忽然冒出一句:“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的脚已经踩上去过了!”顿时让她觉得虽然近在咫尺,心却离得比地月还远。

    安全型的人在四种当中是最适合做爱人的,但是数量比较少,即使是紊乱型的爱人,只要找到领航船,绕开暗礁安全停泊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理想的是安全型的——“包容、谅解、易相处,尊重爱人”。如果缺乏交流的技巧,就是逃避型,“表现为比较冷漠,但是内心很需要爱情,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爱”。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   王老师

                         电话:010—82628349  82626445

                                    82623416  826234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