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疲劳与调试

(2009-06-28 17:07:54)
标签:

情感

   心理疲劳与调试

疲劳有二层含义: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心理疲劳的大疻发症侯,是通过身体疲劳表现出来的,所以往往被人忽视。而中年人正处于社会、家庭、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中,因此心理疲劳问题尤为突出,且严重影响着中年人的身体健康。据临床观察,许多心因性疾病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有一段较长时期的心理疲劳过程,由于没能及时消除心理疲劳,最后导致心理疾患。中年人的心理疲劳是指由于长期的精神负重,在工作、事业开创、人际关系处理和家庭角色的扮演、以及对事业和家庭的不断权衡方面,总是处于一种思考、焦虑、烦闷、恐惧、抑郁的压力之中,使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的状态。一般表现为如下症状:

1.早晨起床后,浑身无力,四肢沉重,心情不好,甚至不愿和别人交谈;

2.学习、工作不起劲,什么都懒得做,工作中错误多、效率低;

3.容易感情冲动,神经过敏,稍遇不顺心的事便大动肝火;

4.眼睛易疲劳,视力迟钝,全身感到不舒服:晕眩、头痛、头重、背酸、恶心等;

5.困乏,但躺在床上又睡不着;

6.没有食欲,挑食,口味变化快等。

心理疲劳表现突出的中年人,似乎总在忍受着一种精神痛苦的折磨,心中积压着诸如悲伤、委屈、苦闷、烦恼、不平等抑郁之情,总感到自己生活得很累,期盼能解脱一些。但现实生活的压力只能由他们这些中坚力量来承担,所以“明知山有虎,也向虎山行”。

案例:

王某,男,46岁。某糖酒公司科长,家里有年老的双亲、无工作的妻子和一双儿女。平时公司业务多,人际关系复杂,他总是忙得晕头转向,而且经常因工作问题与他人发生矛盾,弄得心力交瘁。回到家又找不到一处安静的地方,而且妻子和母亲的关系又总是搞不好,弄得他不知劝谁才好;儿子又特不争气,三天两头给他惹麻烦,不是学校通知他到校给孩子作“保证”,就是派出所打电话叫他去“取人”。几个月下来,精壮的汉子变得憔悴、疲惫不堪,食不知味,连话都懒得和人说。同事都说他生病了,他去看了医生,吃了几副药,仍不见好转,于是向心理医生咨询。

人到中年,诸事劳形,万事累,身心负担极重。从家庭来说,有对子女衣食住行、道德品质、学习工作的操劳;有对子女成家立业、婆媳关系处理的担心;还有对老一辈年迈多病不能亲自侍奉产生的不安,以及繁杂的家务和精神负担造成的心理压力。

在社会环境方面,有同龄人的升迁流动,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工作调动,新环境中的角色转换等。问题摆在面前,若处理不当,就难免引起角色冲突,甚至引发角色危机。

针对此患者的情况,心理医生建议并指导陈某采取以下的方案调适心理:

1.首先是“理顺”家庭问题。尽力把婆媳关系调节好,最好是想法给妻子找一份工作。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关心,经常到学校和老师交换意见,平时多注意一下孩子的行为和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2.其次是“理顺”人际关系。做好本职工作,在人际交往中,做到以诚待人,不损害他人。

3.注意劳逸结合。在工作之余或双休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松弛一下神经,锻炼锻炼筋骨,或者是带家人散散步,既能促进家庭关系融洽,又可达到休息的目的。

这位科长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按照上述方案一一去做,终于适应了处在家庭和社会之中的角色位置。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得到全公司的认同和赞赏,职位也由科长升为副总经理。

公司考虑到他的家庭状况,解决了他妻子的工作问题,家庭关系从而变得更加融洽和睦。他也不再为这些矛盾而苦恼、焦虑,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感到心力交瘁了。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  王老师

                                    电话:010-82628349  82626445

                                              82623416   826234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