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纪的感怆

(2020-12-20 18:29:30)
标签:

文化

分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题材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华大地发生了两大政治集团的斗争,由此引起战争的场面是那样的曲折反复、惊心动魄。一派是具有正规军的反动政府国民军,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一派主要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信仰的知识分子、农民、工人、爱国进步人士、学生、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起义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主力军。这场战争,即不似项刘推翻秦二世的暴政,也不唐高祖李渊推翻隋炀帝的腐朽残暴,即似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李闯王揭竿起义,更似具有封建思想的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拜上帝教。这场发生在中华大地的正义对腐朽、进步对落后、光明对黑暗的起义,乃是贫苦的人民大众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乃是具有进步思想的先进分子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失望。腐朽引起革命,革命引起战争。与历史上的任何战争一样,战争使生灵凃炭,百姓流离失所,战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战争推翻了腐朽的政权,建立了新生的政权。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生的力量总是胜却腐朽的力量。与漫长的历史长河相比,这场世纪的决战,或许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胜利的一方谱写了一部壮烈的凯歌,失败了一方低垂了锋利的刀光,暗淡了落魄的春光。又有谁知道,这两大集团所代表的头头领袖,按照华夏千年都是亲成关系的血脉连通,却是一对亲戚亲人关系,一方的原配夫人与另一方的战略领袖的祖先是同一个祖先,说较俗化来说,一方的领袖是另一方远房内弟,一方的领袖是另一方远房姐夫,内弟与姐夫的决斗,实质也是兄弟之间的决斗。兄弟阋于墙,为着信仰的不同,为了人民的解放与为了腐朽政权的存在,为了艰苦人民大众的幸福与为了寄生虫的寄托。在他的身后,屹立着一个东方大国;在他的身后,孤垂着一个小岛。
      他们曾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曾都是坚定的爱国主者,所代表的双方曾共同抵御外侮,共同抗击侵略者,曾共同尝尽了神州的耻辱史,共同合影分享了胜利的辛酸。
     他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为着共和国的诞生,牺牲了六位亲人的生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家乡的人们上京去叫他安排工作,他说不安排,他的大公无私,永远值得人民的爱戴,他的像将永远挂在天安门上。他的哲学思想,连尼克松都俯首耳;他的军事杰作,堪称中外战争史的典范;他的诗词磅礴大气,值得广大诗词爱好者的热衷。他是东方的巨人。
       那么他呢,他曾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孝子,他曾信曾文正公,他也曾一杯白开水,不抽烟不喝酒。他不太腐朽,只是残忍,爱屠杀人民,只是为维护他没落的江山而已,他作为一代世杰人才,曾短暂地完成了国民政府的统一,他只是爱分嫡系与其它杂牌系,爱栽培特务组织,他只是他的部下不争气。他晚年曾有所反醒,总结失败的教训,念念不忘旧日的江山,念念不忘溪口的祖墓。他的后代曾重振台岛的经济,关注民生,开放与大陆的通商,得一定的好评。
     岁月沧沧,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些为着民族为着国家而牺牲的共和国烈士,人们将永远怀念。而因岁月沉淀下来的世纪老人,也所剩无几。人生终必将归黄土。历史的恩怨,有何解不开。相泯一笑泯恩仇,或许他们在九泉之下、在上天已握手言和,为了民族的大义,为了华夏子孙的繁荣昌盛,为了国家的统一大业。炎黄的统一,离不开这二位影响世纪的巨人与世杰的融和。
     东方鼎盛,世纪融和。他的身后,人民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各行各业、人民大众,安居乐业,为共和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沧海萋萋,荒草连天。他的身后,将军、国民遗老后代在社会主义的感召下,大部份人已改造完毕,有的参加政协,有的参加文艺战线,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建设大军。抚今思昔,感慨万分,尙有部份遗直落魄飘零,飘泊无依,凄苦终身,终老孤岛,有的终老栖身港澳。尚有部份将军、遗老后代,经商飘泊海外,投奔美帝,投奔加拿大,投奔日本,投奔澳大利亚,投奔西欧,奔东南亚小国。至老不还乡,每思此,不觉感怆。
        我们常说同情穷苦百姓,同情劳苦大众,对于那些飘泊无依的魂灵,难道我们不同情。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为非作歹的官僚老爷们,你们凭什么,你们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们有四渡赤水吗?你们身上有一块伤疤吗?什么是强者,什么是弱者。或许我们一时说不清,那些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虽富有,但心灵是孤寂的,落叶难归根。
       爱国不分先后,浪子回头金不换,游子回乡众欢迎。悠悠华夏千年,那血浓于水的渊源,那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感慨,无不牵动着十四亿的炎黄子孙的思绪。何时再摆酒共渡春节,赏月共渡中秋,谱写月缺月圆,续叙别后情怀,续写春秋梦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律.修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