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多义》
一
本末释宽心,开终解浅深。
字词仓颉造,书法二王琛。
综述山河理,良言福寿金。
大千仁榜首,各若理忠音。
二
本意字形生,开心体态英。
岩山峰万丈,壁地土千平。
日月关河照,星辰雨露争。
丰收仓廪满,勤俭合家盈。
三
拉拽扯翻拖,连爬带滚歌。
登峰双手上,潜水直身波。
荒野耕耘苦,梯田硕果多。
丰收人喜笑,锤炼美婆娑。
四
日朔月望优,三山四海悠。
东春鸣万里,粮草拔千丘。
苗碧梯田绿,金秋满载收。
北冬争斗战,朝暮数清幽。
仓颉造字《一字多义》
每一个汉字都不止一种意思,几种意思之间存在逻辑关系,也就是辈分关系和顺序关系。第一意思是本,其它意思是尔后衍生出来的。
理解文字要义本求末,本末倒置事情就会复杂,甚至得不到正确结论。就文字结构而言,复合字都是由边旁部首组成,每一部分(边旁部首)也都有两种以上的意思。所以一个字的形声(也就是写法,读法)仅仅是形式,意思才是内容。意思理解错误就是徒具形式,没有意义。
本意(第一意思)就是字形。也,第一意思是名词,是象形,和“生”很相像(甲骨文),很像阴户。生,像是地表长出的草,而“也”上边很像人(壬)。也就是说,生,是地上长草的意思,也,是里面有个小人。所以也才能成为他和她,才是“地”《说文解字》地,土也。这个也此时是“同样、可以”,同样可以生出生命。
拖,迤一样,是人躺在地上被拉扯。把拖理解成拉拽,都不够准确,从字形可得知拖是完全被迫的,而拉拽只是勉强而已,程度不同。
一字多义往往是词性引发的。一个字同时具备几种词性,就像一位明星出演若干角色。角色是他在剧中的身份,角色是多种不同,都不是本性、本质。字也如此。
朔,月表示规律性的变化而不是月本身。屰,表示方向。屰在金文中是一幅画,像人拿大顶(大头朝下)。月的运动方向和太阳相反,称为屰(逆)。所以朔有像月亮可以变化的意思,塑料、塑造、泥塑、等。上朔,是逆行。朔是农历的初一,意思是月亮的逆行变化开始。朔方,(北方)。因为四季从东方开始是春,北方是冬。冬去春来,所以为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