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鸠摩罗什祖师舌舍利塔——鸠摩罗什寺游览记之一

标签:
寺院塔来学者居士旅游团队 |
分类: 陕甘宁青行纪 |
初识鸠摩罗什祖师舌舍利塔
——鸠摩罗什寺游览记之一
摄影、文/北路居士
游览完海藏寺,我和老七打的去游览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寺在武威市中心。路上,我问的士司机:“鸠摩罗什寺的香火旺盛吗?”司机说:“原来旺盛。现在因为寺里一直修建,有些殿堂已经关闭,连门票都不收了。虽然游客不少,但香火不那么旺盛。因为修建,寺里一般的不让烧香。”
老七说:“这是好事。修缮鸠摩罗什寺,就是让这个寺保留的更久远。目前不让烧香是把放火放到了第一位。”
我看了老七一眼没有答话。因为他说的对。我突然想起那个舌头塔来。便问司机:“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塔也修缮么?”
司机回答:“外观都修缮完了。不过听说修缮资金短缺。寺里已经贴出了告示,向社会征集修缮资金。”
说着,司机已经把我们拉到了鸠摩罗什寺山门外,确实没有把门的,也没有售票的。我们付款下车后,正有一帮游客由一个男导游领着朝鸠摩罗什寺走来。那帮游客头上都带着小红帽。我看了一眼,这个旅游团的年龄都很大了。最小的也应该五十出头。大的应该有七十岁。我细细的打量着,这些人都是文质彬彬。他们不像一个旅游团,倒像一个专家学者团。
来到了门口,小导游站下了:“各位专家、各位学者。我们已来到了鸠摩罗什寺。”
我果然没有看错,这是一个专家学者旅游团。此时,我也对这个小导游担起心来,带这样的团,必须讲的符合历史事实,否则这个团的团员中有很多是知道这段史实的。我和老七使了一下眼色,我俩跟随着这个团进鸠摩罗什寺。
小导游说:“鸠摩罗什寺是四大翻译家之首鸠摩罗什祖师初入内地译经弘法演教之所。鸠摩罗什在这里翻译经卷时,这里曾是高僧云集。慕鸠摩罗什之名而住在此寺者,络绎不绝。据史料记载,鸠摩罗什寺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着鸠摩罗什的舌舍利。”
说罢,小导游说:“诸位随我来。”
我和老七也跟着他们进了寺内。一座巨大的建筑横在了眼前。小导游指着这座建筑说:“这就是新增的大雄宝殿,它‘依偎’在舌舍利塔旁。使鸠摩罗什寺更加雄伟。因为目前,本寺正在修缮中。所以,我们只能游览一下目前开放的大雄宝殿。看看其他建筑的外观。这样,诸位先看看大雄宝殿,再拍拍照。二十分钟后,我们在这里聚齐。然后请张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讲解鸠摩罗什。”
这个张老师是谁?我在心里思谋着。想跟着这个旅游团队,就是想听听历史的真实,所以说只能暗暗地跟着,不能贸然地问这问那。否则则有让人驱逐出“队伍”之险。想到这里,我和老七说:“我们俩也转转。”
老七说:“行!”
我和老七细细地观看起来,只见外部修缮完毕的大雄宝殿建造在一座高台上,高台围着一圈儿汉白玉栏杆,前面有六道汉白玉栏杆栏出了四条台阶,供香客上下用。中间一道是石雕刻。我上到了大雄宝殿的跟前细看,这座建筑和北京故宫太和殿相似。围着大殿转了一圈儿,看到二十八根龙柱围大殿一圈儿,更使人惊奇的是,这些龙柱全是石头雕刻而成。雕刻的金龙盘着玉柱,仿佛是真的一般。雕刻的花草也都是起了鼓的。旁边有人说,这是镂空的雕刻方法。
我和老七进入了大雄宝殿。只见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圣像。佛祖的金身盘腿坐在了莲花上台上。双手自然放在了盘在的腿上,手中托着一物。并闭目沉思。佛祖的弟子迦叶和阿难站立在佛祖左右,具有随时听命之感。殿内设有万佛阁,供奉万尊铜佛像。整个大雄宝殿显得金碧辉煌。使人肃然起敬。在外边人不多,但在大雄宝殿,却是香客拥挤。香客们都想拜佛组。
我和老七出了大雄宝殿,到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塔前观望。修缮完外观的舌舍利塔为八角12层,高33米,空心砖砌,塔座呈八角形,塔门朝东,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有门,最上面朝东设一小龛,据说龛内供佛一尊。每层都用平砖叠成腰檐,八角翘首,饰以绿色瓦罐,下系风铃。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
大雄宝殿的东、西厢房、纪念堂、观音殿等都没开放。虽然如此,但也见到手捻佛珠的法师和弟子不时在寺院穿过。
于是,我和老七回到了那个小导游处。
http://s9/middle/60ad44fftvb1cgafdeqko&690
http://s15/middle/60ad44fftvb1cgafehgxa&690
http://s15/middle/60ad44fftvb1cgaffqf9a&690
http://www/IT/deco/dzbbs/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s15/middle/60ad44fftvb1cgafgialq&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