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有乱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如何纠正?

(2014-09-30 13:55:44)
标签:

育儿

亲子教育

亲子沟通

儿童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分类: 儿童心理咨询

导语:孩子知道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被允许的,但还是总喜欢乱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经过多次教育都不见改正,甚至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她明知道不能随意拿,但还是要拿,并且不改变呢?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专家为您解读:

http://s15/mw690/001LLzw7zy6MrEkWB9cfe&690

案例:女儿总是不经过允许私自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妈 妈教育她这不是你的东西不许拿,让她把东西还回去,起初她还有点怕,但是还给老师之后老师只是说了句:“哦,玩具放那吧”,并没有训斥。事后孩子又出现好 几次这样的行为,大都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她,女儿还是断断续续会产生这些问题。最近又发生类似的事,妈妈实在忍不住,更加严厉的教育她,说她这样做警察会把 你抓去的。每次训斥时,孩子都表情呆滞,好像思维停止了似的,也不说话,胆胆怯怯的,逼急了就说几个字,叫她以后不要再拿了,就答应说:“哦。”可是并没 有看到效果,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妈妈反映孩子很聪明,绝对能听懂道理,她明明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可为什么还是拿呢?觉得好像是孩子的心理发生了 问题,但又不知如何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

解读:

   女儿总是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的毛病屡禁不止,一定让母亲很头疼。在这件事情最早发生的时候,孩子才开始发展规则意识,还不能完全区分什么行为是“正 确”和“错误”的。在这个时期,一般建议家长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规则,从这一点上来说,母亲教育的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教育的方式上,我们一般鼓励家长采 取更温和的方式,逐步教导孩子某个行为能做或者不能做的原因,而不是采取比较严厉的方式,因为这有可能让孩子产生受挫或创伤的体验。

   孩子在她受到训斥时,出现一种退缩和呆滞的反应,这有可能是因为她还未能完全理解自己受到训斥的原因,或者训斥的强度超过了她能够接受的界限。另外,孩 子自己也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但这并未能阻止她做出这样的行为,这可能反映着对孩子来说,拿东西已经并非出于一时的好奇或是满足,而是一种心理上 的强迫性需求。而且我们也看到,她拿的东西在价值或者满足好奇心方面其实意义不大,往往是一些无关紧要或者没什么价值的物品,这说明她本身并非看中物件的 价值。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她目前问题更可能的原因是心理层面的需求未被满足和教育方式不当。

   我们无法得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信息,也难以分析孩子是因为什么样的心理动机而产生了这样的行为模式。对于成人惯偷,或是心理上说的“偷窃癖”的研 究来看,当事人虽有偷窃习惯,但偷窃行为并非出于本意或事先认真的谋划,也并非迫于生活需要,而是具有顺手牵羊、不能自制的强迫性偷窃冲动、在乎冒险刺激 的过程而不在偷窃结果等特点。从小开始的偷窃癖往往有发泄被压抑的心理冲动、寻求额外刺激,及通过此种方式来与家长或管教者对抗的心理动机。所以,对于孩 子的问题解决,恐怕不能单纯从遏制外在行为入手,是需要更详细的了解家庭成长史、教养方式来分析心理需求的。建议家长寻求正规的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机构的 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