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 |
高估与低估的再思考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对货币高估这样定义定义:一种货币的价值高于其长期的或可持续的水平。这个定义同样可试用于证券市场,股价高估指股票价格高于其长期的或可持续的水平,反之亦然。
这个定义非常浅显通俗,而如此浅显的东西常常让我们困惑和迷失。
比如我们投资指数基金,在我写这篇短文的片刻,上证指数恰好是两千点,两千点是高估还是低估?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是空方与多方用真金白银来争论的焦点。如果我们套用一下定义,问题将得到大大的简化,两千点是否高于长期或可持续的水平?长期来说,我们的指数是否可以超越两千点?----相信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回答了,理性和直觉都告诉我们,上证指数未来的峰值不会仅仅停留在2000点。
如果我们的投资没有使用杠杆,而且是自有资金,是可以大胆在指数投资上做多的。这个常识也是股神巴菲特投资的理论基础。长久来说,市场是股票的称重器。
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定义中的长期,究竟是多长?这是困扰所有投资者的关键,相信现在做空指数的投资者,也明白未来指数必然要超过两千点,同时他们相信这一天不在近期,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空获利后再反手做多。
具体到某一只股票,问题的答案就不那么清晰和显而易见了。比如中国铝业从60元跌到目前的3元(复权后),谁也不能轻易下结论,3元是高估还是低估,按照巴老对企业估值的定义(企业生命周期内创造利润的折现值),这个企业也许一文不值,它过剩的产能投资与需要支付大量费用来维持的职工队伍是一个庞大的包袱。企业并购史上常常有一元象征性价格收购的案例,间接说明收购对象一文不值。在指数屡创新低的同时,有一部分桀骜不训的股票正在屡创新高,天士力、云南白药、片仔癀、科大讯飞、百视通等股票,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长期来说,这些公司的股价可以持续或高于这个价格吗?这个答案并不明确。但是,由于其良好的想象空间与盈利能力,投资者可以把这个“长期”拉得足够长。
这就是证券投资的魅力,也是专业投资者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