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调整后收益
(2012-12-21 17:16:53)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 |
风险调整后收益
有些投资者满仓一只股,抓住一个题材,确实能在短期取得惊人收益,就短期业绩来说,远远胜过股神巴菲特。我对此颇不以为然。除了这种操作方式的资金量限制外,重要的风险因素,常常因为走势反向让投资者亏得难以翻身。不要“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霍华德·马克斯讲述过一个关于他父亲的冷幽默:“他是一个经常输钱的赌徒。一天他听说有一场只有一匹马参加的比赛,于是把付房租的钱都赌上了。然而赛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那匹马跳过护栏逃跑了。”这是对孤注一掷带来颠覆性风险的最好诠释。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拿出重要的篇幅讲风险,尤其注重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概念。
脱离投资方式的风险因素谈投资业绩没有可比性。我们了解投资收益的同时,更应了解投资方式。同样的收益,债券与股票是不可比拟的,具有流动性的股票与流动性欠缺的股权是不可比拟的,使用杠杆与未使用杠杆是不可比拟的,集中投资与多元投资是不可比拟的。
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也谈到了这个观点。他说牙医远比开着劳士莱斯的投机客富有。我理解这个结论是指二者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比较。
满仓一只股追题材,在我看来就等同于玩左轮手枪转盘游戏,也许赢了大彩,最终生存下去的概率却很小。在投资领域,这样的经典故事在华尔街屡屡上演,《股票做手回忆录》的类似题材一再出现。
众所周知,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只有最终生存,才有胜出的希望和参赛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注意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概念绝对是逆耳忠言。概率理论告诉我们,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可能发生事将一定发生。左轮手枪游戏玩多了,1/6概率的子弹一定会引爆。
所以我们追求的投资方式应是低风险高收益,没有大的风险损失,是创造复利奇迹的基础。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了投资组合的重要性,明白长线投资的重要性,明白投资确定成长标的的重要性,明白基本面的重要性。
上蹿下跳的追风短炒确实让人亢奋,但长期来说,终究让人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