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2016-03-31 14:46:06)
标签:

塘超小径

水韵风情

杂谈

分类: 话说家乡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从塘栖古镇到超山风景区修筑游步道啦!叫“塘超小径”,将塘栖古镇--丁山湖洋--超山风景区串了起来,也是目前塘栖镇打造“名山、名湖、名镇”旅游中轴线。感谢政府为民办实事,大快人心!塘栖河道如网,可是开放以来,纵横的河流两旁被学校、小区建筑占有,水乡人难以与水亲近,人们往往不得已只能在马路上走路健身。几年前,我曾提议:希望还河于民。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游步道从去年10月动工,至今第一期工程春节已竣工了。是古镇今年最大的一个看点,也是塘栖人得以炫耀的热门话题。节假日游步道游人络绎不绝,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平日里最快活的是退休人员,三五成群边走边聊。走路健身,赏景怡情,拍照发微信,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出小区西门,过马路穿过开阔的绿化园便进入石目港段游步道。一般天气晴好,我俩总去走走看看,成了新的休闲场所。且见证了一期工程施工全过程:铺设路面;石目港两旁拆除一些建筑物成游步道;水上栈道打桩、铺钢筋水泥框架、铺塑胶板、竖扶栏……跟踪着走了个遍,每一段游步道都了如指掌。亲朋好友走游步道便成了向导。

游步道全长约16公里,分东、西两线。我俩量力而行。东线走得比较多,从塘栖大厦石目港入口,沿石目港,途经三官堂、芦塘里、长河里、黄家洋、往返4.5公里,偶尔从黄家洋继续走到庞家墩,往返6.52公里。有时乘公交车到丁山河村,绕丁山湖洋走一圈,4.62公里。再乘汽车回家。丁山湖湖南岸与超山风景区衔接。西线沿秋石路延伸段,途经西苑村、宏村到塘栖,相对而言,西线走得比较少。

蜿蜒的游步道美就美在临水而行,一路风景如画。沿途有田园,果园,树林,村庄,小桥,浜兜,湿地,鸟窝,更有那四面环水的小墩墩。何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去赏景,游步道一路风景不负侬!这里没有川流不息的汽车,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没有高楼大厦,更没有噪杂的声音,一派久违的宁静和特有的水乡气息。

游步道走到黄家洋,最喜欢那小岛---花园似的小墩墩(据说早几年一位有钱人向村里买下墩墩想造别墅,每月付1500元,专门请人料理花木,现在村里正协商买回来)。过栈桥沿曲径绕岛一圈,然后在向阳的河埠上席地而坐。石目港静静地流向远方,波光粼粼。天蓝蓝,水清清,听鸟鸣,远眺超山延绵起伏的黛色山峦。悠然自得地喝茶,抽烟,聊天,吃果点,好不惬意!秋天,树影婆娑,芦花飞舞,菊花黄。冬天,落叶金灿灿,太阳暖烘烘,分享垂钓者的喜悦。春天,桃红柳绿,梨花白,大片粉红的樱花,花丛中蜜蜂飞舞。葡萄架上抽新叶,沿河垂柳拂水,水生植物露出尖尖芽……一派欣欣向荣。春风拂面,春意融融,花香鸟语的境地,咋不令人心旷神怡?

游步道绕丁山湖一圈,风景最诱人。丁山湖湖面宽阔,一眼望去,碧波荡漾。野鸭戏水,水鸟盘旋。小船儿悠悠,有农民在网鱼,兜螺丝。村民临水而栖,绿树掩映。走到那,总喜欢去湖中的墩墩歇歇脚。那里是丁山湖洋养殖场。几间简朴的平房,四周青石板铺地,沿河绿树成荫。好大一棵古樟树,树下石桌石凳。养殖场管理员是位纯朴的60多岁的农民,家住湖对岸,每天划小船上下班。在这风水宝地供职,神仙也羡慕!

第二期工程与周边环境提升工程正在逐步实施。目前,小径部分基础设施还在加紧施工中:水上栈道安装太阳能照明灯,空旷地建驿站,路旁建木结构小亭子……

祝愿家乡越来越美丽,明天更可爱!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塘超小径,感受别样的水韵风情

 

春来了,任性地四处撒野。久未上网“谋面”,令好友牵挂,致谢!博友未常拜访问候,愧疚!新作没能及时拜读,致歉!博客久未耕耘,杂草丛生,都是惰性使然,今更新博文,填补三月份的空白。嘻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