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即梦――《盗梦空间》观后感
(2010-09-07 11:29:38)
标签:
杂谈随想集人性影评情感手记 |
分类: 绿窗小语(今有妻言) |
人生即梦――《盗梦空间》观后感
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集玄疑、惊险、科幻、推理、爱情等元素于一身,符合商业娱乐大片的种种吸引人的噱头,又有一定的思想性,让人看完之后,对人生产生更大的怀疑与思考。
关于剧中做的梦有几层?很多观众进场也是为了看看自己能看得懂几层。
应该有六层,有的是两种解释:
之一:
第一层――现实世界
第二层――大街上
第三层――酒店
第四层――雪地
第五层――这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方面柯布与其女助手阿瑟回到柯布与梅尔当年的梦境。另一方面:费舍到了父亲病危的房间内听取遗嘱。
第六层――潜意识边缘,也就是见老了的齐藤,把齐藤唤醒,带他回现实世界。
这样是个大团圆的结局,柯布回到了家中与他的一双儿女团圆了。
之二:
第一层--大街上
第二层--酒店
第三层--雪地
第四层--这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方面柯布与其女助手阿瑟回到柯布与梅尔当年的梦境。另一方面:费舍到了父亲病危的房间内听取遗嘱
第五层--见到老去的齐藤
第六层--彻底迷失在潜意识的边缘:回家,与儿女的团聚无非也是梦中的幻境。
这个结局貌似残酷,但也不无合理。
很多影友一直纠结于到底最后陀螺有没有倒下,柯布是否还在梦中?
求仁得仁,柯布所求的无非回家与儿女团聚,在梦中得到与在现实得到又有什么区别?
就如同柯布的妻子梅尔,在梦中,她已经得到了她要的理想爱情――与自己的爱人在两人创造的世界中执手到老,那又何须醒来?
剧中提醒了许多世人忽视的常识:
比如:
在梦中快乐或者痛苦的感受与现实并无异,只有死能才能脱身于这层梦境,这与世人常说的死了才能解脱,是一个意思······
我们常常忘了梦是怎么开始了,是一下子就进入了某个特定梦境·····
在梦中,大脑高速运转,时间过得很快,就如同我们传统文学中的黄粱一梦,梦中人过完一生,醒来黄梁饭还未煮熟·····
梦中往往还有梦·····
只是看完之后,我对人生产生了更大的迷惑:我们身处的现在,是梦乎?是真实乎?
剧中的梅尔被柯布植入个想法:即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梦境。这个想法一直延续到她醒来后的现实,她认为醒来后的现实也只是另一个梦境,不惜自杀以求回去·····
谁能说,她想的就不对呢?
庄生晓梦迷蝴蝶,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现在的自己?如果现在的自己是在梦中,死后能回到上一层梦境的话,那么人死后的自己,又是什么一种状态?上一层的梦境是否更美?即是如此,又何谓生?何谓死?
若是此生颠沛流离,无非也是梦境一场,若是此生际遇上佳,何妨长梦不醒?蝴蝶或者庄生,就可以这样,在不同世界中地穿梭下去,翩然而飘逸·····
人生即梦,我思故我在。
于是,大可以悠游自得继续在一层又一层的梦里遨游·····
PS:辛巴爱看电影,当他沉浸在影片中的一个个精彩或平庸的故事中,也许正是倘佯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梦境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