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心肺复苏堪比上帝之手,因为一个人心跳停止之后,唯一可能让他复活的技能就是心肺复苏。
急诊室是实施心肺复苏频次最高的地方。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大城市的急诊科基本成了老年病专科。老年突发急症增多,心梗脑梗来势凶猛;老年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也增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急性心衰加重,都让老年人成为急诊常客。
对于老年人,无论急症突发还是慢性病急性加重,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比较低。即使心肺复苏后心跳恢复,大多脑损伤明显,缠绵病榻,最终辞世。很少有神经功能完好出院的。
对于那些慢性病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每个举手投足的动作、每次呼吸的努力,都是一种身体负荷。此时发生心脏骤停,是一种必然,其实已经没有心肺复苏的必要。
但是家人的不舍、子女的孝心促使他们恳请医生积极抢救,积极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急救手段,虽然最终并不能挽救老人的生命,但医生的努力抢救会让家人逐渐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此时,医生的心肺复苏不是为了挽救老人生命,更多的是抚慰家属的灵魂。
科里曾经为一个老人心肺复苏3小时,这是很罕见的。因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医生虽然可以提出终止心肺复苏的建议,但无法拒绝患者家属坚持抢救的要求。
这位老人虽然在抢救3小时后心跳恢复了,但呼吸一直依靠呼吸机,持续昏迷,多个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在一个多月后辞世。
这中间各种现代化医疗手段的介入,固然是在挽救生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也许,我们拥有众多挽救生命的手段,但生命毕竟是有终点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面对亲人的离去是一种必然,并非人力能挽回。
这会让生者释然,死者安然。
如果你因为老龄、不可逆疾病而心跳停止,你愿意接受心肺复苏吗?
也欢迎您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急诊夜鹰,学习更多简明靠谱的急救知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