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5参考答案
(2018-11-11 14:09:28)
标签:
开放大学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一、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题目1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CDE)。
C. 学校式D. 社会式E. 家庭式
题目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BCDE)。
B. 教育手段C. 教育内容D. 受教育者E. 教育者
题目3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职业生涯指导B. 学习指导C. 心理咨询与指导D. 休闲指导
题目4“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D)。
D. 《学记》
题目5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ABCE)。
A. 追求教育的终身化B. 追求教育的多样化C.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E. 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题目6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BCDE)。
B. 受教育的权利C. 安全的权利D. 受尊重的权利E. 生存的权利
题目7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CD()。
A. 社会教育C. 学校教育D. 家庭教育
题目8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ABCDE)。
A. 针对性B. 感染性C. 权威性D. 先导性E. 终身性
题目9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BCE)。
B. 掌握学科结构原则C. 高速度原则E. 高难度原则
题目10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ABCDE)等方面。
A. 教学内容B. 教育目的C. 教学组织形式D. 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E.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题目11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题目12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题目13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各种探索活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简答题(共 4 道试题,共 40 分。)
题目14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
答:(1)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3)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4)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6)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
题目15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什么?
答:(1)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
题目16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答:(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4)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教育和社会实际;(5)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课程评价基本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
题目17简述教学的任务。
答:(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3分)(2)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分)(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分)(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2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5 分。)
日前,从化太平中学初中一年级某班的同学,因有人将班主任老师花名为“茶煲”写进周记,而让班主任知晓自己“花名”被学生叫了个遍,班主任一怒之下先让40余名学生自掌嘴巴,其后这些学生又被该老师几乎逐个扇了耳光。
问题:从依法施教的理念以及师德两个角度分析该教师的行为。
答:老师被起绰号"茶煲" 扇全班学生耳光 (1)依法施教的理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其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我国相关法律也规定了青少年儿童的如下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安全权。(2)师德:良好的师德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然后有“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孩子还处于一切尚未定型的成长期,所以才需要教育。他们难免会犯错误,而犯错也应该成为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