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大红袍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南走北 |
戏说大红袍
__从五夷山到宏村路上
2016-07-14
五夷山,纵贯福建中西大部,其势堪比横断山,其韵近似大娄山。从福州出发即进入五夷山区,隧道一个接着一个,高速路边有个服务区,只有两个加油工,其它时尚设施全成了摆设,空无一人,路上少有车辆。出了五夷山,进入福建、江西、安徽交界地带,之个美才真叫绝。那山川是上帝的得意之作,那关隘则虎踞龙盘,那田园犹翡翠玉璋,那村舍如仙苑洞府,景区景点连珠环璧。五夷山自然风景区、三清山、婺源、宏村、黄山……哪一处都是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
而其中蕴藏着的人文历史更是源远流长。就说三清山吧,从黄帝问道昆仑到老子出关著作,从周文王推演八卦到张道陵五斗米传道。从秦皇汉武求仙到朱氏辟谷练丹。皇天后土、封神演义、八仙过海、土地山神……无不打上道家文化的烙印。然而就宗教言,道教却不及后来的佛教,以至众多名山大川为佛家取而代之,余下成名的仙山屈指可数,也就成都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三清山还小有名气。佛家何以后来居上?比较两家长短,佛以善为主旨调节社会关系,符合人们的愿望;而道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难免故弄玄虚。如果摈去仙家虚幻不实的成份,单就养生长寿,回归自然而言,可说道家的优势无出其右。遗憾的是,硕果仅存的道家名山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却以风景取胜。比如蛙刘就觉得,三清山哪能和黄山媲美!
翻过这一页,此地有一茗品却格外引人入胜,那就是有关大红袍的传说!
用开水烫过透明的玻璃茶具,拈入几粒“大红袍”茶叶,高高地冲入滚烫的开水,看啊!随着茶叶在杯中翻滚,清澈的水色腾起一袭红云,似轻纱舒卷,似漫歌低呤;凝神吸味!立时通鼻明眸,气清神爽;咂上一口,滋滋韵香,浊味全除。这仅是普通大红袍的名气,要说起极品大红袍来就有得说了,那可是皇家独享贡品,普通人哪能得知。老洋歌又开始侃大山了。
话说明朝时候有一老迈茶农为避倭害,春分刚过,便带着孙女躲入五夷山中。突然,孙女指着远处惊叫:“啊!爷爷,你看那岩石上有件大红袍呢!”爷爷抬起昏花的老眼看了看说:“我们走近去看看吧。”
到得近前,原来岩石上长着一棵刚出新芽的老茶树,那新芽叶红中泛紫,远远望来,犹如一件红袍。爷爷欢喜得眉飞色舞:“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红状元啊!我制了一辈子茶,乌龙,龙井,铁观音,对大红袍却只闻其名,不见其色。”爷爷向上天伸出被茶叶熏染成褐色厚茧的双手,然后跪下葡仆地上,连叩三头。”
“爷爷,这茶树很尊贵吗?”孙女问。
“岂止尊贵,无价之宝啊!此茶应有好几百岁了吧,当是宋茶,只可遇而不可求啊。现在你按照我的吩咐去做。这岩下必有一泉,我们找到它后你先洗个澡,我们再找个地方住下。到明天早晨洗漱之后我再带你来这里。”爷爷说。
果然爷孙两在岩下找到了一眼泉水,水味甘甜,孙女按爷爷吩咐淋浴更衣。第二天早晨,当第一抹阳光照在高岩上的时候,爷爷要孙女漱了口,用洁白的门牙将茶树新叶咬下,然后吐在洁净的白茅草垫子上。就这样,孙女一咬一叶地将老茶树上的新叶摘下。
爷爷小心翼翼地把茶叶阴干,然后用温火手焙,制成红茶。
以后,爷孙俩就近搭了个棚子住下,茶女出嫁后,终生容颜不改。爷爷则童颜鹤发,成了当地著名的老寿星,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活了多少岁。爷爷死后,人们在他身后建了座庙,制茶秘方则传给了驻庙方丈。到了一三八五年,有个进京赶考的举子生病住在庙里,老方丈用自制的茶叶给他喝过后立即痊愈。后来这个举子中了状元,又把这种茶叶献给皇后,皇后品尝过后大喜,按名赐给老茶树大红袍一件,并钦定为皇家贡品。明朝灭亡后,极品大红袍秘方随之失传。

白沙关
闽赣两省山大谷深,洞洞相接。
美丽的田园乡村
出了大山
三清山下
境幻仙苑
组团不以老洋歌的牛皮为意,也不以登山为重。当晚留宿三清山下,次日绕行三清山景观大道离开,到也没有留下遗憾。
婺江
从三清山北上没多久就到了被标榜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沿着清澈的婺江顺流而去,别具一格的徽式建筑渐次密集,及至婺源县城,终于凝聚成为一条徽式步行街。

婺源步行街
经典的徽式建筑
旧式巷道
婺源属江西省,为何有如此浓厚的徽式风格呢?这与婺源属古徽州有关,于是,那醒目的白壁小楼,翘角隔墙便成了这方人家的住房主调。虽然这样,仍未满足,怀疑并非纯粹的徽式文化。于是出了江西进入安徵黄山地界后,看看时间尚早,老洋歌便建议去徽式经典乡村宏村看一下。
荷塘扮靓了夏天
月亮门及院内景观
写生学生
宏村巷道
门挡
主打绿茶
村民们的娱乐

水美宏村
驻足流连
古树连桥
河边大树
手艺人
工艺品
文化大院
废弃古桥
宏村虽有特点,不过收费太高,与沿途风景相比,商业氛围过浓,以组团旅游从俭的观点看来,不宜助涨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