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多彩贵州行 |

方外古城隆里
从三穗通往黎平的高速已经开通,路上的风景集中体现了黔东南这边的山水田园特色。镶嵌着红花绿叶的宽阔路面,穿行于浓荫密裹的山峦,平凹低矮的梯田,星星点点的苗侗村寨之间。远山云潦雾绕;近水时隐时现。天空淅沥沥地飘飞着细雨,今年的雨季过早地莅临这片土地。中午时分,就在快到黎平的时候,路旁忽地现出"隆里古城"的指示路牌,标明就这附近。
欧耶!喜从中来,我们已经到了闻名遐迩的隆里古城!

下个不停的小雨意外地停了,通往古城的道路水洗似的,一尘不染,路边上杉木森森,建有座森林公园,公园大门前建有一座宽阔的春雷广场,我们经过的时候空无一人,预示着"五.一"旅游高峰到来前的短暂宁静。

古城东牌坊

宽敞的东门广场


一座保留完好,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赫然出现在眼前。她是苗侗之乡腹地的汉民城,据说是由朱元璋第六子朱桢所建。朱桢从中原招慕来一支1000余名官兵的汉人军队,这些官兵多为江西、安徵、湖南人,他们从此受命屯垦戍边镇守于此。明朝灭亡后,古城失去了原有的军事意义,同时也失去了与中央朝廷的直接联系,沦为一座方外古城。那些明军后裔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回到故土,而是在这里世代生息繁衍。六百多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祖宗遗传下来的习俗,与这座怡然自得地屹立于这片美丽的山水田园之中的古城相依相伴,从而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传奇,一个骄傲。
而今,隆里人突然穿越时空步入现代社会,他们还有些不适应。赞助开发古城方原本想利用这座古城发笔大财,以门票收入为支点,但是遭到了隆里人的反对,他们已经过惯了恬静的生活,表现出超常的淡定。开发方亦很大度,尊重隆里人的选择,才有了我们今天得以饱览古城风貌的机会,由衷的赞美。

巍峨青阳门


卵石铺道来龙街。


古老民居


悠闲隆里人




古老门庭宅弟


保存完好的宗祠

西门

前往西街

西郊外田园中


千所衙门

北门,又叫闭门。

徵式北街


蜈蚣南街

南门,亦即正阳门。

中心广场

古井



城墙马道
在中国,还有另外一处这样的原生态古城文明吗?隆里古城,中国的瑰宝,贵州的珍藏,她不仅城在,连魂也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