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域觇标(二)

(2015-12-20 10:13:57)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道

雪域觇标(二)

这是一本奇书,它既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又具有阅读欣赏价值,它既是座知识宝库又是本精神食粮宝典。
老王是一个开拓者,探险家,测绘大师,高原测绘兵之魂。高山仰止仁为峰,江河入海智为流!他既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能身先士卒事必躬亲。面对地图,他有如兀鹫凌空鸟瞰;野外作业,又如雪豹灵猿攀爬。还没看完全书,己为老王及所率领的测绘兵们在西藏从事野外工作的经历而震撼!随着书中描叙情节,时而心胆俱悬,时而欣然释怀,叹为观止。
《难忘阿里篇》里有段老王攀爬断崖山的描写:
攀呀爬呀抓呀蹬呀,十几年练就的测绘兵看家本领全派上用场了。当时只觉得胸腔里心扑扑地像打着小鼓,口腔、鼻孔呼哧呼哧喘粗气,脑袋酥麻酥麻以外,什么也不知道也不管了。又前进了几十米,爬到一个更大更高的狼牙石边,猛一蹬脚踩落一块风化石,轰隆隆石块滚落下去,不断地撞击崖壁发出巨响……几只兀鹰腾空而起,扑棱棱从我脚底下面蹿上来在我头顶上翻飞盘旋……我很惧怕它们向我发起攻击,俯冲下来啄我几下或抓我几爪,那可就惨了。那时的我己经精疲力竭,一双手紧紧抓住石棱抠住石缝,哪里还有半点还击的功夫和力量?好在它们似乎也惊恐万状, 并不敢靠我太近,只是心有不甘地在空中盘旋注视着我而已。即使这样,我全身早己起满鸡皮疙瘩,冷汗淋漓……好一会才想起两条腿还可以动,两只手还可以抠抓,就又向前挪动了……嘿嘿,我上来了,我终于爬上了浓云缠绕的断崖山了!
有段在阿里楚松沟收夜工遇到暴雨的描写:
天空越来越黑,一阵闪电和响雷之后,暴雨倾泻般地下来了……几个人紧紧挤在一起,用那仅有的一块在测站上挡风遮雨的方块雨布盖在头上,只想待雨势稍小后再走。等呀等呀,暴雨打在陡石崖上像瀑布般倾泻下来,高原的夜晚本来温度就低,个个都在哆嗦着。像这样受冻还不如往前赶,天黑得就像把我们锁进了一个巨大的暗室,只能凭感觉摸着往前挪动……好在过一会儿就有一声脆雷前的强烈闪电照亮周围山峰,让我们能够判别前进方向。凌晨三点,我们终于摸着回到了卡拉牧场驻地。"
《丈量珠峰篇》有段钻冰洞的描写:
我们走到一个几乎被浮雪完全掩埋的冰洞口前,镐挖手刨,嘿,又一个地道!大家都很兴奋,争着就想往里爬……我朝冯旭东喊了一声:上!他搂着冰镐就钻进去了,侧着身子,用小镐刨冰碴,敲冰凌,一拱一拱往前钻,像个蚕虫在蠕动,停下来时,又像那琥珀里裹着的化石蜘蛛,好看着呢!不一会儿,看他也拱过了中间那狭窄处,我把鸭绒衣服一脱也钻了进去了,而且很利索地就追上了他,一起爬出那一头洞口了。哈哈!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己经是冰塔林的东边沿了!

雪域觇标(二)
巨大的冰蘑菇

雪域觇标(二)

雪域觇标(二)
冰雪世界


还有在墨脱的那些惊心动魄故事:
那些令人发悚的山蚂蟥;防不胜防的草虱子;雪线下没完没了的云风雾雨;与世隔绝的墨脱袖珍县城;饥肠碌碌,疫病缠身,边界纷争,了无人迹的密林峡谷极端恶劣的作业环境,无不挑战测绘兵体能及意志的极限;等等,他们开创了多少世界之最!令人难以置信却又不容置疑。

雪域觇标(二)
休息时的老王


在《雪域放歌篇》中,老王这样形容墨脱:
《清平乐。墨脱县》
三面雪山,
云涌沟壑间。
峡谷威名冠全球,
银峰峭壁敢攀。
四排陋舍围拢,
县城袖珍玲珑。
出行艰辛几许?
只问多雄、嘎隆。

这是一部英雄的史诗,这是一部英雄的传奇,没有夸张,没有渲染,没有口号,只是简单质朴地再现了老王及其测绘兵们的英雄群体形象。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由衷赞赏老王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