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旅游 |
分类: 行南走北 |
巫峡北岸的神女峰但闻其名,不见其形,彼让人失望。而在她对面的神女溪就大不一样了,形神兼备,美得让人顾盼流连。从前,巫峡水急,客轮不好在这里停靠,现在三峡蓄水后,水面升高,清波荡漾,所有游船都会在这里停留。
海内观光五号游船在巫峡南岸的神女溪码头靠岸后,我从神女溪口望过去,果然,前方现出一个美女仰卧在天空之下的山峰剪影,惟妙惟肖,单就这一镜头,就够让人神往的了。于是,我们随旅游团进了神女溪。
从神女溪码头看南面山峰仰卧着的妊娠女神剪影
神女溪入口
神女溪的游船是特为游人设计的,朱红色的船身,金黄色的船篷,船后有个看台。神女溪的看点是两岸高峰,但导游说不安全,有人上去了,她就夹枪带棍地挖苦人,所以没有人到看台上去观赏,特煞风景。
巫峡两岸的山峰为石灰岩山体,呈现出一种灰白色的基调。这种石灰岩为沉积构造,岩缝层次分明。从这些岩缝看,巫峡的形成基本上没有受到过强烈造山运动的影响,而是经过数千万年的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石灰岩的沉积缝,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棲生条件,加之巫峡地区潮湿多雨,于是在陡屑的岩壁之上,布满了层层郁郁葱葱的树木。其中有种"湘妃竹"十分奇特,她像树籐一样倒挂在石壁上。又有种树叶,摘下来晒干后,能泡出茶叶一样的色泽,而且经日不坏,本地人把他叫做树叶茶。再有要算是何首乌了,因为生长在石缝里,不沾泥土,本地人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夜交籐"。当冲这点,巫山产的何首乌药效就比别的地方名贵。
石灰岩可溶于水,又易于结石,因此凡是有石灰岩的地方,地形地貌一定别具一格。比如天坑、溶洞、石林等即是石灰岩的杰作。神女溪这里,则以石巷胡同出名。水岸两侧的石壁,犹如人工砌就,仰头望去,有五、六百米高吧,直入霄汗。石壁上时而还附着有钟乳石浮雕,而其宽窄,不过四五十米,人行其中,恍若漫游在神仙世界里的街市。
官帽峰
笔架峰
石壁栈道
土家歌舞风情表演
钟乳石浮雕
试想,有那么两家人,世代隔水而居。某个夏天的傍晚,劳累一天之后的两家主人搬根板凳,提上一壶树叶茶水,像往常一样地来到悬岩边上乘凉闲话。坐下之前,先向对面岩边上的老熟人打声招呼:"喂!牛大爷,我家的嫩包谷吃得了,跟你甩两个过来嚐个鲜哈。看到点,来喽……"边说边把手里头的嫩包谷丢了过去。那边说:"要得,羊幺哥!我今天刚挖回来的红苕,你也拿几个去嚐哈。看到,丢过来了哟!"要说两家人离得也不远,就那么三四十来米,丢个东西啊什么的都很方便,但是要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非得花上一天功夫不可。为什么呢?还不是面前隔着的那条沟嘛!去年牛大爷家老幺去当兵,羊幺哥一早出发去送行,转了五六十里山路,到下午才赶到。后来听说老幺在新兵营总学不会齐步走,老是高一脚低一脚地。班长罚他爬楼梯,正对了他的胃口,比电梯还快。以后这个巫山兵就在连里出了名,说巫山兵走平路不行,爬坡上坎没得比。
这真是:相隔一道水,谈天说地两厢便;
想要见个面,十里八弯转一天。
崽儿当了兵,不会齐步会上坎;
钻山是好手,阅兵趁早站一边。
莫说巫山兵不行,山地战场见。
可见,神女溪之狭,两岸之高,民风之悍,不身临其景,对那里的奇险美幻绝无所知。所以我画蛇添足续上一段聊斋《神女溪奇谭》,以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