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走亲访友 |
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对应的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分别指的是高雅的曲调和里俗乡音。而我对下里巴人另有一种字面上的理解:是指那些曾经生活在消逝了的巴国里弄陋巷里的平民。不然,何来下里,何来巴人?还真有这样的地方印证了我对下里巴人的猜想,那就是重庆磁器口了。
我原本打算用一天时间去逛磁器口,可是胡伟说:"何必呢!磁器口就挨着渣滓洞,我们就从磁器口坐车回去,我带你们去看一眼就得了。"
听导游的,胡伟从磁器口上场带我们穿过一条巷子就到了磁器口老街。这条巷子还真有点像是时空遂道。出了巷口,眼前一亮,突然就来到了一个陌生空间。这条老街,吊楼矮棚,褐门烟柱,毛石片路,累坡接坎。街上累累游人,全都挤兑在狭窄的地摊小舖之间。放大的人流和高窜的木楼形成强烈反差,活脱就是一幅现实版"清明上河图"。看着街边上五花八门,古里古怪的摊舖,街面上挤来拥往的游人,我只管按动数码相机快门,力求记录下些许画面。
上街逼窄,以古玩字画为多;中街略宽,以各类小吃糕点门面为主;下街连接码头,以休闲茶室特产打眼。游人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人,他们无不兴致勃勃,新潮猎奇,可谓帅哥满街走,靓女如云来。正是有了他们,让古老的磁器口还魂复活,枯木逢春。
不用多说了,就让我胡乱拍下的相片图画吧。
磁器口,穿越时空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