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良

标签:
金良旅游 |
分类: 朝圣 |
我那些习水朋友听说我要去西藏,个个热情高涨。从贵第一个要去,他老婆文先也要随从,虽然她的两个儿子竭力反对,说高原缺氧,妈妈的身体不行。可是文先不干,又邀上姐姐文玉和光明、成花夫妇。贵阳的朋友学新也表示要去。这样,我们忽地就组成了一个旅游团队,说好到遵义集中。到时,除了学新没到外,其余全部按时聚齐。
从贵小名叫金良。据他母亲说,他的八字缺金,所以金辅之,所以“金良”。而他自认为其义为“金玉良言”;我则说他是“人中之精,才中之良”。
几年前,金良和文先在遵义城为儿子旋置下一处房产,因文先与儿媳妇不兑付,儿子媳妇都不住这里。这件事让金良两口子很恼火。房子空着,只好把它作为一个休闲落脚点,时常来遵义小住。
要说这套新房还真不错,宽敞明亮。当初文先为儿子结婚买下的这套房子,现在超值了,房价猛涨了近一倍,大家都说文先有先见之明。我和大米到遵义,就住在他们这套房子里。
遵义这座城市,尤如一块镶嵌在黔北高原上的翡翠。没有高山,没有湍流,一湾清水,衣带缠绕,玳瑁般的山包簇拥着整座城市,城市又环抱着一座碧玉翠山——凤凰山。凤凰山上古木森森,静谧安详,山下则市井人稠,摩肩接踵。
金良家位于凤凰山东麓,他在习水时,没事就去钓鱼,来了遵义后,没了钓鱼的去处,就天天早起去爬凤凰山,练罗汉十八式,练山里吼。
我到遵义后的第二天,就随金良上凤凰山观景。凤凰山巅现在建有一座六面八层的高塔,名曰“凤凰楼”。遵义人为什么要把“塔”叫做“楼”,不得而知。山的东面修建有一条从菜市场通往凤凰楼的公路,公路弯弯曲曲地穿行于苍松翠柏之间,我们上山走的就是这条路。公路经山阶转弯处建有一寺,名叫“法王寺”,旁边有片广场,当地人常在这里跳舞。我陪金良到达凤凰楼后,他即找地方练功去了,我则随意观摩凤凰楼上的楹联和着牌匾。这些牌匾和楹联书法不错,只是文字生涩,疙里疙瘩地,很难让人认全。比如凤凰楼下的牌楼上书有四字:我猜想应该是:“风凌翠抱”。看着这些难解的文字实在叫人头痛,我就去看金良练功。
金良身如罗汉,练起罗汉十八式来,形神兼备,加上他那酱色皮肤衬托,整个儿少林武僧转世。
练完罗汉式,金良开始山里吼。无独有偶,他的吼声唤来远处的呼应,可见生活在都市的人,都需要有个畅快吼叫发泄的空间。
回到家,我们边看电视边聊天,等待光明夫妇到来。电视上正在播放卖药广告,吹得满天飞花。大米说:“尽吹牛,哪有那么好的疗效?”
金良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就靠吹,反正吹牛不犯法。人人能吹,个个会吹。中国有三个最大的忽悠客,差不多就浪费了六分之一的宝贵电视资源。以前我说有个‘打胡乱说办公室’,而今前街上有块更为稀奇的招牌,叫什么‘胡丝嫩想’,比我还绝。”
“我只听说过‘胡思乱想’,还没听说过‘胡思论想’这种说法?”
“不信我带你去看。现在什么没有啊?打开电视,那些养生节目,全在吹牛。我就不信,该吃就吃,想吃就吃,有哪样吃不得?”
“你能有这般见识,不简单啊!”我说。
“我现在要是开一家减肥餐馆,专卖缕丝饭,蕨泥粑[1],肯定生意兴隆。”
“我看行。不过要把餐馆改叫做‘科学减肥速成班’,包吃包住三个月,一日供给三餐减肥饭。真要这样,前三天恐怕无人能咽下半碗缕丝饭,吃掉一口蕨泥粑。到第七天,能啃下两块蕨泥粑就算见效了。一个月下来,不刮掉每个参加者身上多余的肉才怪。”我补充说。
“要是满了三个月,恐怕个个瘦得皮包精骨,这可比‘胡丝嫩想’还绝。”
说完,我俩哈哈大笑。
晚上,光明夫妇到了,我说:“咱们明天就走吧,第一站成都,‘成功之都’,一路顺风,再晚就错过最佳旅游时间了。”
文先说:“不急,明天我要在农家乐请客,到时候再说。”
“都请哪些人?”
“遵义的熟人。”
我只得耐心等待。原来,金良要请他在遵义的同学和朋友,饭局安排在李老幺家。近年来,遵义城时兴起一种聚会,专选在熟人家里摆饭局,他们把这种场所叫做“城市农家乐”。
金良上学时比我矮一级,因此我与他的同学和朋友大都陌生,就跟他打招呼说,不准他介绍我如何如何那一套,他也答应了。于是我答应去参加他们的聚会。
聚会从中午持续到下午,应邀前来的同学和朋友陆续到来。当我看到其中有个特别让我反感和讨厌的人时,害得我非常难受,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直后悔自己来了这里。
金良好交朋友,他的这些同学朋友个个性格鲜明,尤如一帮江湖弄客。只因我有心事,与他们无话可说。金良感觉到我无聊,就想把一个曾在县里做过官的刘同学向我介绍,希望他能和我摆摆龙门阵。这个刘同学一开口就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听他这样说,我还以为说的是别的什么人和事,与我并不相干。金良见我没有反映,就说:“我常在他们面前提起你,说你就是网络上那个博客皮罗。”
“哪里哪里,金良的同学藏龙卧虎,我望尘莫及!”我勉强回答说。
我的答话有悖常理,应该说:“哪里哪里,不敢当不敢当。兄弟哪里发财?”然后引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我没有继续话题的意思,也烦这种虚假的客套,刘同学显然很不满意。大家无话可说,谈话冷场。幸好边上有排沙发,我就自顾梭边打盹去了。
过了许久,待我醒来,还是老样子,就渡步来到后间。刘同学和另一个同学正在闲聊,我坐下来倾听。刘同学主动讲起去西藏的事,引起了我的兴趣。但一说到其它时,他就开始含沙射影,转弯抹角,让人很不自在。如此谈话持续到酒宴开始,总算打发掉了这段难挨的时间。
酒席上,刘同学开始将我的军,我不怪他,就挨个向桌上的酒友敬酒。席间有位姓陈的兄弟,脑门宽大,嘣亮鉴人。旦凡具备这种头型的人,多半善于观察思考,被科技界誉为“国宝”,我就顺口夸了他一句。然而世人只知熊猫是“国宝”,而不知另有此说。说话怕详,话在此而意在彼,此时此刻,国宝一语正应在这种场合,在座的人都以为我在挖苦陈某某是个无用的东西。
没法解释,随它去吧,人们总爱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分析事物,在一个处处防人的社会更是如此。
三巡酒后,我赶快托辞离席,总算得到解脱。
第二天是文玉的女儿美美为我们一行饯行,我心里尽管着急,也没办法。
第三天,我再次催促起程,文先又提出要看黄历。我说,黄历是按六十甲子循环,依五行生克推算,已经用了几千年,早就没准了。文先又说:“我老者说过:‘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明天逢七,不能出门。”这可叫人哭笑不得,她遵从父训,不无道理。
外出旅游确实有讲究,但不是什么犯不犯黄沙或是可与不可出门的老话,而是依照那些出门应该注意的事项去做方保顺利无虞。据我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要避开恶劣气候;二要避开旅游高峰;三要保持平和心态。
我国南方的气候,雨季一般于端午节前结束。以后为有规律的雷阵雨。所以,就气象条件而言,端午水后出门最为恰当。避开旅游高峰也有必要,如在重大节日或是学生放假期间出行,只能是活找罪受。而最重要的是出门要保持一种平和心态,正所谓与人为善,乐善无虞,方能逢凶化吉。如果抱着出门就是为了游玩,花钱是为了享受的态度,在遇到不称心的事时,就容易上火斗气,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说的这些注意事项,他们全不当回事,总认为有的是时间,根本不在乎这几天。按大米的话说叫做书读多了,只会咬卵犟。就这样,我们这个团队在遵义前后拖延了四天宝贵的黄金旅游时间,以至后来到旅游结束时遇上学生放假,让我和大米返京时只能买到站票。
当然,人多出门有人多出门的好处,热闹,可以互相照顾,比较安全。但是人多事多,往往因一个人的原故而拖累全体,不如人少方便,没有那么多顾忌。
就这样,我们这个团队瓤到六月二十五日才离开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