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西楚(下)

标签:
西楚文化 |
分类: 《史记》故事 |
分封天下
项王离开已成一片废墟的咸阳城,率军向东回到戏下大本营。他派人去向楚怀王报告,怀王回复说:“你就按照以前约定过的意思去办吧。”
于是项羽尊怀王为义帝。
项羽想自封为王,就先封各位将帅。他说:“天下起兵反秦时,大家都打着不同的旗号。三年来,各位将士披坚执锐,餐风露宿,终使秦朝灭亡,这都是你们和藉的功劳啊。这是义帝所不知道的,所以我们应该按功劳大小,把天下分了,各自领一方土地为王。”
众将士都附和说:“很好!”
于是项羽在戏下开始分封天下领土。
前面已经说了,项王和范增担心沛公将来会独领天下,如约应把关中之地封给刘邦,但要真封了刘邦,以后的事可就难说了。于是他私下和范增商量说:“巴、蜀之地路险山多,秦国人也都迁居到蜀,而且原来就属于关中管辖,现以关中之地的名义封给刘邦,人们就不会说是我违约了。”于是公布说:“巴、蜀原为关中之地,按约封给沛公。”为此立刘邦为汉中王,封巴、蜀、汉中之地,都南郑。
而原秦国的关中之地则划做三片,分别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咸阳以西之地给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封咸阳以东至黄河之地给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封上郡之地给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迁移魏王豹到河东,为西魏王,都平阳。
瑕丘申阳原是张耳的幸臣,有过占领河南,接迎楚军到河上的功劳,封为河南王,都洛阳。
韩王成封韩国旧地,都阳翟。
赵将司马卬有过占领河内等功劳,封为殷王,都朝歌。
迁赵王歇到代地为代王。
赵相张耳有贤名,又率兵跟随入关,封予赵国之地为常山王,都襄国。
当阳君黥布(后改名英布)为楚将,常统领诸将,封与九江之地为九江王,都六。
鄱君吴芮率百越军辅佐过诸侯,又随军入关,封为衡山王,都邾。
义帝柱国共敖率兵攻下南郡,功劳大,封为临江王,都江陵。
迁燕王韩广到辽东为辽东王。
燕将臧荼随楚救赵,跟随入关,封为燕王,都蓟。
迁齐王田市为东胶王。
齐将田都随同救赵,一道入关,封为齐王,都临葘。
为秦所灭的齐王建孙子田安,在项羽渡河救赵时,田安曾攻下济北数城,后引兵归降了项王,封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
田荣因多次背叛项梁,又不肯出兵助楚攻秦,因此不得封。
成安君陈馀放弃将印,没有跟随入关,但有贤名,又有功于赵,听说住在南皮,于是封给成安君南皮一带三县。
番君手下的将军梅鋗功多,封了个十万户侯。
项王则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都彭城。
四分五裂
项羽在戏下分割天下这一年是公元前206年,史书上把这一年称做汉高祖元年。
汉高祖元年四月,诸侯各自离开戏下,到封国就职。
天下全给项王分完了,义帝只落得了个名。项王去到彭城,派人去接义帝,他说:“古代的帝王占地方圆千里,必定居住在上游。”于是项王把义帝迁居到长沙郴县。项王催促义帝上路,群臣暗中都背叛了义帝,项王密令衡山王、临江王于途中击杀义帝,因此,还没等义帝到郴县就被害死于渡江水中。
韩王成因无军功,项王不准他去封国,就带着他一道去了彭城,后来又被废去王号降格为侯,接着就把韩王成给杀了。
臧荼到了封国都城蓟,催促韩广前去辽东封地,韩广不听,于是臧荼在无终杀了韩广,并霸占了韩广的辽东封地。
田荣听说项王迁封齐王市为胶东王,而立齐将田都为齐王,大发雷霆,不允许齐王去到胶东封地,并统帅齐军首先反了,阻击田都前去就国。田都战败逃亡到楚地报告了项羽。齐王田市害怕项王追究,就逃亡到了胶东封国。
田荣听说田市逃亡后大怒,派人追杀田市,一直追赶到即墨才把他给杀了。接着田荣宣布自立为齐王,并出兵向西攻打北齐王田安,从而吞并了三齐。
田荣赐彭越将军印,命令他在梁地起兵反对项羽。陈馀暗中派张同、夏说游说田荣说:“项羽主持天下分封,太不公平。封新王和旧王到坏的地方,封自己的部下到好的地方,还赶走原来的旧王,比如让赵王北去代地,我认为这样做非常不好。听说大王起兵时,就敢反对项王,没有盲从楚军的不义号令,因此希望大王能帮助我攻打常山,而让赵王回到赵地。赵王成功以后,将会以齐国为依靠,并作为齐国北方的屏障。
齐王答应了陈馀的请求,派兵前往帮助赵国。陈馀则尽发三县之兵,与齐军合力攻打常山,结果战胜了常山王张耳。张耳后来败逃到汉中,投奔了刘邦。陈馀占领常山后,从代地迎回赵王歇,赵王歇则封陈馀为代王。
这期间,刘邦已回军征服了三秦。项羽见汉王已经兼并了关中,东方的齐、赵两国全反了,非常生气。于是下令原吴地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抗汉王东进。命令萧公角攻打彭越。
彭越打败了萧公角。汉王则派张良去说服韩王,让他写信给项王说:“汉王并不想背叛大王,只是想按照以前的约定,取得关中就满足了。”
同时刘邦也写信给项羽,告诉他齐、梁反叛的事,刘邦在信中说:“齐、梁两国准备联合起来灭亡楚国。”
于是,项王无心西顾,而把注意力放到攻打齐国的事情上来。为此向九江王英布征调部队,英布托病不往,只派部下带了几千人来听候项王调遣。至此,项王对英布有了看法。
汉高祖二年冬,项羽率兵北伐到了城阳,田荣亲率主力与项羽决战。结果田荣战败,逃亡到平原,被平原百姓给杀了。项羽焚烧夷平了齐王在城阳建造的宫廓,将投降的齐军兵士全部杀了,城中老弱妇孺则罚为奴仆。至此,从城阳直到北海,齐国之地大都残败不堪。幸存下来的齐国人走投无路,就共推田荣的弟弟田横领头,一下就聚集起来好几万人,于是他们再次在城阳起兵反叛项王。项王为此脱不开身,再打城阳时,竟遇到了齐国人齐心协力的拼死抵抗,项王毫无办法。
虎扑羊群
汉高祖三年春天,汉王联合五路诸侯兵,共五十六万人东征项王。
四月,汉王占领了彭城,夺得了项王宫室里的财宝货物以及美女,全军摆酒庆功。
项王听说彭城被占领后,立即命令部下全力以赴攻打城阳,自己则带着三万精兵南下,经鲁国出胡陵。清晨,项王西出萧关,从东面突然发起对汉军的进攻,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汉军被项王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本没有还手的力量。楚军一路上势如破竹,中午就攻打到了彭城。
汉军全线溃败,争相逃命,蜂拥而入彀、泗水中被淹死无数,落在后面的,则被楚军赶上砍杀死了十多万人。
有的汉兵向南逃入山中,又被楚军赶至灵壁东面的睢水上,有十多万人跳入睢水,把水流都堵断了。为此楚军追上了汉王,将他重重包围起来。正在这时,突然一阵大风从西北刮起,吹断了树木,掀翻了房檐,只见漫天飞沙走石,黑压压一片风暴刮向楚军。楚军阵地大乱,四散奔逃,汉王方才趁乱带得十多骑逃出了楚军的重重包围。
汉王逃到沛县,准备带上家室西逃,但汉王家人早已逃走了。汉王不见家人音信,只得继续西逃。路上遇到儿子孝惠和女儿鲁元二人,于是带上同行。
楚军很快就追赶上来,汉王急了,为了逃命,就将孝惠、鲁元推下车去,滕公见了,赶紧把他们抱起来放到车上。汉王这时什么也不顾了,再次把他们推下车去,如此反复多次。汉王只好对滕公说:“你别管那么多了,带上他们会被楚军追上,就把他们扔下了吧。”滕公方才没把他们再次放到车上去了,于是汉王摆脱了追兵。
汉王继续打听太公和吕后的消息,一无所获。那时有审食其跟随在太公和吕后身边,他们也一路西去寻找刘邦,结果路上遇上了楚军,就为楚兵抓获。楚兵把刘邦的父亲和吕后交给了项王,项王把他们安置在军中。
那时吕后的哥哥周吕侯带着汉兵居住在下邑,汉王逃到这里,手下才有了一支汉军。然后,汉王带着这支军队来到荥阳,集合被楚军打散了的队伍。这时萧何从关中率领一支老弱民众来到荥阳听候调遣,这样一来,汉军又有了声势。楚军占领彭城后,乘胜向北追击汉军也到了荥阳。刘邦重振旗鼓组织迎战,在荥阳南京、索间挡住了楚军的追击,楚军方才在荥阳东面停了下来。
项王离开城阳,去追赶刘邦去了荥阳,田横趁势收复了齐国,迎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
汉王在彭城战败,五路诸侯联军就背叛了刘邦而倒向了项羽。汉军在荥阳站住脚后,立即修筑通往黄河的运粮甬道,不断运送来敖仓的粮食。
错怪范增
汉高祖三年,项王夺取了汉王的粮道,阻断了汉军的粮食供应运输线,汉王害怕了,就与项羽讲和,要求将荥阳以西割让给汉王。
项王准备同意,历阳侯范增站出来反对说:“如果汉王轻易得到了这些地方,将会后患无穷。”
项王听取了范增的意见,于是加紧攻打荥阳。
如此一来,汉王心急如焚,于是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王和范增的关系。
项王有使者来,刘邦以隆重的仪式迎接,他亲自捧上太牢美酒敬献使者,可在得知对方是项王派遣前来的使者时,刘邦佯装做吃惊的样子说:“我还以为你是亚父派来的使者,怎么会是项王派来的呢!”
于是刘邦当即翻脸,持酒离去,把使者凉在那里,并以粗食相待。
使者回去后将事情的经过报告了项王,项王由此开始怀疑范增,就在暗中削夺了亚父的职权。范增明白是怎么回事后大发脾气说:“天下大势以定,君王好自为之罢。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项王顺水推舟,同意了范增的请求。
范增离开军营,在回乡途中,还没等到彭城,就因背上的恶疽毒发,在途中病死了。
东击西破
汉王虽然除掉了范增,但是荥阳缺粮的形势并没有好转。这时汉将纪信对汉王说:“军中粮草已尽,就让我假扮做君王去欺骗项王吧,君王可以乘机逃出楚军包围了。”
于是纪信扮做汉王,连夜带上女子和两千甲士从东门出逃。楚兵见汉王车骑出城,就从四面攻击。坐在汉王黄屋车中的纪信,扶着车上左面的大旗呼喊说:“城中粮食已尽,汉王投降了。”
楚军听见了,山呼万岁。汉王刘邦乘机带着十多骑出西门,向成皋方向逃亡而去。
项王抓到纪信后问:“汉王在哪里?”
纪信回答说:“就在刚才汉王离开荥阳城了。”
项王一气之下,将纪信扔进火里烧死了。
汉王走时,安排御史大夫周苛、枞公、魏豹防守荥阳。周苛和枞公商量说:“魏豹所在的西魏已经投靠了项王,他怎么能真心和我们一道守城。”于是二人杀了魏豹。
项王终于攻下了荥阳城,活捉了周苛。项王对周苛说:“做我的将军吧,我封你为上将军,三万户。”
周苛怒骂说:“你不是汉王的对手,必定要被汉王俘虏,我劝你还是趁早投降汉王。”
项王大怒,下令煮死周苛,同时斩了枞公。
汉王离开荥阳后,向南经过宛、叶时,得到了九江王英布的支持,于是重入成皋,组织汉军防守。
汉高祖四年,项王发兵攻打成皋。汉王再度败逃,随身只带了滕公一人。他两出北门渡黄河经修武,来到张耳、韩信军中。
汉王离开成皋以后,诸将也悄悄从成皋撤退,尾随去与汉王汇合。楚军随后攻下成皋,准备继续向西进发。西进途中,楚军在鞏遇到了汉军的阻挡,一时不得继续前进。
这时,东边传来消息说,彭越渡过黄河攻打楚国的东阿,杀了守将薜公。于是项王放弃西进,亲率大军去攻打彭越。
汉王得到淮阴侯韩信的部队后,就想渡过黄河再次南下。郑忠劝他不要这样着急,看看形势以后再说,汉王因此于河内构筑工事防守,而派刘贾率军去支援彭越,协助烧毁楚军的粮草积蓄。
项王到了东边,赶走了彭越。西边的刘邦又渡过黄河,重占成皋,驻军广武,就近取食敖仓存粮。项王安定了东边,又急忙率军向西来攻刘邦。刘邦以逸待劳,在广武挡住了楚军。
彭越见项羽西去,又出兵梁地,断绝楚军后方粮草,项王顾了西边顾不了东边,气得不行。一气之下,就把刘邦的父亲绑到军前,放置到案上对汉王说:“你要敢在广武打下去,我就把你爹给煮吃了。”
汉王回答说:“我和你都受命怀王北伐西秦,早已‘约为兄弟’,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要是把他给煮了,可以分给我一碗肉汤。”
项王听了,就要杀了刘太公。项伯赶紧上前制止说:“天下事变数很大,象刘邦这种为了天下而不顾家的人,你杀了他的父亲也没啥好处,反而会背上一个恶名,有害无益。”项羽听从了项伯的劝告,方才免了刘太公一死。
鸿沟为界
楚、汉两军在成皋、广武间相持不下,楚军中年轻的兵士苦于奔命战斗,年老的兵士疲于水运粮草。于是项王对刘邦说:“天下苦于战祸多年了,都只为你我二人争斗,我愿意与你单打独斗决胜负,以免除天下人的祸患。”
汉王笑着说:“多谢你的好意,我宁肯和你斗智,而不与你斗力。”
项王无法,就叫手下人向汉军挑战。
汉军中有一个名叫楼烦的勇士,善于骑射箭术,楚军前后三批挑战者都被他给射死了。项王听说后大怒,亲自披挂上阵挑战。楼烦正准备射他,项王瞪着他大骂,吓得楼烦目不敢视,手不能动,急忙躲进到军阵壁垒后去,再也不敢出战。
汉王问挑战的是谁,回答说是项王。刘邦大惊失色,只得硬着头皮到军前来与项羽搭话。刘邦历数项羽的不是和罪行,项羽答不上来,只求一战定输赢。汉王不干,项王就以伏驽射中了壁后的汉王。汉王受了伤,从而撤出成皋。
成皋这边的事刚了,其它地方又出了乱子。淮阴侯韩信攻下了河北,占领了齐、赵两地,正准备攻打楚国。项王派龙且前去迎战韩信,韩信派灌婴大败楚军,并杀了龙且。为此,韩信自立为齐王。项王听说龙且战败,担心后方安全,就派盱召人武涉去劝降韩信,没有成功。
这时彭越在梁地已断绝了楚军的粮食供给。项王于是安排海春侯大司马曹咎守营,他对曹咎说:“你只要守住成皋,不要出战。有汉军挑战,也不要理睬,只要挡住汉军向东前进的道路就行了。我最多十天就能杀了彭越,收回下梁打通粮道回来。”
项羽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后,就东去攻打陈留、外黄。
外黄一时半会攻打不下。过了几天,外黄守军归降了,项王恨他们抵抗自己,下令将十五岁以上的全部集中到城东,准备把他们全部活埋了。外黄令舍的儿子时年十三岁,前去对项王说:“彭越强占了外黄,外黄人害怕才投降了彭越,以等待大王来救。大王来了,又要活埋他们,外黄人此后哪还敢有归心?外黄东边的梁地那十多个城池的人要是听说大王来了要被活埋,他们还敢归降吗?”
项羽觉得这个小孩说得有理,方才赦免了将被坑杀的外黄人。外黄东边的睢阳听说项王赦免了外黄人,于是纷纷投向项王。
项羽离开成皋后,汉军果然如项王所说,天天前来挑战楚军,楚军只是坚守不出。汉王派人辱骂楚军,连着五六天,大司马曹咎终于忍无可忍,率兵渡过汜水出战。就在楚军半渡汜水之时,汉军发动冲锋,打得楚军丢盔弃甲而逃。汉军缴获了楚军大量物资。
大司马曹咎,长史董翳,塞王司马欣全在汜水边上自杀身死。项王此时正在睢阳,听说大司马兵败,急忙领军前来。汉军刚围住楚军名离眛部于荥阳城东,项羽即时赶到,汉军一见,连忙向山中撤离。
项王所到之处,对手纷纷回避。但是,汉军也有汉军的优势,就是汉军不乏粮食,而楚军疲于奔命,供粮断绝。汉王知道项羽的处境,就派陆贾前去和项王谈判,请求项王放回刘太公。项羽不听,汉王又派侯公去谈,说愿与项王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面属汉,东面属楚。项王这次同意了刘邦提出来的条件,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后,两军士兵听说和谈成功,高呼万岁。
侯公和谈有功,汉王封他为平国君。平国君至此以后不再露面。人们都说:“侯公是天下第一说客,有安邦定国之才,所以被封为平国君。”
项王按照和约,放心地撤军东回。
汉王也准备率军西行,张良和陈平站出来说:“汉现在占有天下大半江山,诸侯都来依附。楚军粮尽,这正是上天要灭亡项王的时候,我们不如趁机消灭楚军。如果现在不打,将会‘养虎自患’,后患无穷。”
汉王采纳了他们二人的意见。
四面楚歌
汉高祖五年,汉王率兵追击项王到阳夏南边,然后停了下来,通知韩信和彭越前来会战围击楚军。到了固陵,可韩信和彭越两军仍然没到。楚军回击汉军,汉军大败。汉王躲进壁垒之中,在阵前挖掘深沟自守,等待韩信和彭越到来。
汉王对张良说:“他们不来会战,该怎么办呢?”
张良说:“楚军已败,但彭越和韩信没有得到好处,因此不会听命前来会战。君王如果答应与他们共分天下,他们立即就会率军前来。如果不来,形势的发展就难以预料了。你可以亲自对韩信说,把陈以东到海边的土地封给韩信,睢阳以北至榖城的地方封给彭越,让他们各自为战,这样一来,楚军就容易被打败了。”
汉王说:“好。”
于是立即派遣使者去对韩信和彭越说:“我们如果合力打败楚军以后,自陈以东到海划归齐王,睢阳以北至榖城划归彭相国。”
韩信和彭越听了使者的话,立刻表态说:“我军马上出发。”
韩信率军从齐地出发,与刘贾军在寿春会合,然后屠灭了城父,来到垓下。项羽手下的大司马周殷叛楚,也率九江军前来与刘贾和韩信会师,围困项王。
项王军在垓下筑垒防守,跟随在他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粮食已经吃光了,又被汉军重重包围。到了晚上,项王听见四面汉军阵营中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楚歌,他以为部下全都投靠了刘邦,就吃惊地问:“难道汉军已占领了楚国的全部领土吗?为何汉军中楚人如此之多?”
项王再也睡不着觉了,独自起来在帐中喝酒解闷。项王一生有两样最爱,一是虞美人,二是乌骓马。项王看着相伴在身边的虞美人,听着帐外乌骓的声息,不禁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作了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连歌数遍,虞美人也跟随着节拍唱和。项王这时忍不住流下了几行眼泪,陪伴在左右的人都埋下头,跟着流下了眼泪,谁也不敢抬头相望。
唱完,项王骑上乌骓,带着部下八百多骑,向南突围而去。到了天明,汉军方才发觉项羽已经脱离包围,骑兵将领灌婴急忙带着五千骑兵前去追赶。
项王渡过淮河,这时跟随他的还有一百多人。项王来到阴陵迷了路,问一个在田间干活的农民,那个农民告诉他得往左走,支他走进了左边的沼泽地。于是项王被陷在沼泽地里,因此被汉军追赶上了。项王走出沼泽重向东走,到了东城,身边只剩下了二十八骑。汉军骑兵有数千人围了上来。心高气傲的项王情知不妙,但仍对身边的人说:“我自起兵反秦到今天已有八年了,身经七十多场战斗,每战必定是挡我者死,我攻者败,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因此能称霸天下。然而现在我却被困在这个地方,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啊!并不是我不能打胜仗。今天我已必死,但是我还是愿意和你们一起打一场快战,而且定能三战三胜,为各位突围斩将夺旗,让你们都知道是上天要我项羽的命,而不是我项羽不能胜战。”
说完项羽将二十八骑分作四队,朝四个方向出击。汉军象水一样地围裹过来,项羽对部下说:“看我把前面的那名汉将斩了。”
随着项羽的一声号令,二十八骑冲向敌阵,项王率先高喊而下,汉军犹如决堤之水,一溃而逃,项王立斩一将,将汉军东面阵营冲做三片。
汉军中有个叫做赤泉侯的将军,偷偷从后面来追项王,项王回头瞪他一眼,大喝一声,赤泉侯连人带马惊退数里。汉军果然被二十八骑冲散,他们不知道项王所在,就分成三队再次包围上来。项王在汉军骑兵营中来去自如,又斩了一员都尉,杀死汉骑好几百人,然后从容冲出汉军的重重包围,等他停下来查点人数,还剩二十六骑,仅少了两名部下。项羽得意地对二十六人说:“怎么样?”
部从们都佩服得拜倒在马背上说:“正如大王所说,你真是不可战胜的天神。”
乌江自刎
项王带着余下的二十六骑准备东渡乌江(长江上的一处渡口),乌江亭长已在江边等候,他上岸来迎接安慰项王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有民众几十万人,仍可以为王。希望大王赶快过江。这个渡口,只有我这一艘船,汉军来了,是没法追赶上大王的。”
听了乌江亭长的话,项王突然改变主意说:“这是天要亡我,我还过江去干什么啊!想当初我带着江东八千子弟兵西去,而今没有一人和我一道回来,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为王,而我有何面目再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难道我心里能好受吗?”于是对乌江亭长说:“我知道你是乌江亭长。我这匹坐骑五岁了,它能够日行千里,跟随我南征北战,所向无敌,我不忍心把他杀了,就送给你吧!”
然后项王命令部下全部下马步行,与汉骑短兵搏斗。一战下来,仅项王一人就杀了几百汉兵,不过他自己也负了十几处伤。当他看到汉骑中有个熟人,在汉军中任司马的吕马童时,就对着他喊:“你是我认识的那个吕马童吗?”
吕马童看着项王,指着他对离项王最近的王翳说:“和我说话的那人就是项王。”
项王对他说:“我听说汉王以千金悬赏我的人头,封邑万户,看在熟人的份上,我这颗头就给你了吧!”说完拔剑自刎而死。
楚地归汉
项王死了,王翳砍下了他的人头,其它人蜂拥而上来争抢项王的尸体,他们相互争杀又死了几十个人。最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一体。五人会合抢得的部分,可以合为一体,于是各自拿着所得部分去向汉王邀功请赏。汉王将项羽的领地分做五份,分封给这五个人。封吕马童为水中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死后,楚地全都归降了汉王,只有鲁地不降。汉王要把他们屠灭,因看在他们为项王守节的份上,就向他们出示了项王的人头,鲁地的父老兄弟见了,方才放弃反抗投降。
当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到他死后,唯鲁地最后投降,汉王因此以鲁公之礼葬项羽于鲁榖城。汉王亲自为他发丧,还痛哭了一场。
对于项氏一族,汉王一概不咎,并封项伯为射阳侯。对其它项氏功臣,如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等,则不再姓项,改赐姓刘。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过:“舜的眼睛长有重瞳”,又听说项羽的眼睛也长有重瞳。莫非项羽是舜帝的后裔?可舜是那样地仁爱,而项羽却是那样地残暴!秦朝失政在于残暴,以至在陈涉首发起义后,天下豪杰蜂起响应,争相灭秦,起义队伍不可胜数。
项羽也是起来反抗秦朝暴政的一员,他起于平民,凭着自己的勇猛,与众诸侯一起灭亡了秦朝,然后将天下分封给了诸侯。
他那时手握大权,政由已出,一举成为“霸王”。他称霸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及到他背叛义帝自立,诸侯不服,却报怨诸侯背叛自己。推人及已,项羽要想实现自己所谓的霸业,实在是太难了。
项羽倚仗自己的勇力,凭一已之智,也不效仿古代圣贤,要建立起所谓的理想霸业,是想以暴力征服天下,然而不过五年时间,他便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到死他也不承认自己有什么过失,而说:“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不得法的罪过”,这不是大错特错了吗!
幸由子评:《项羽本纪》是太史公《史记》中描述最为生动的名篇。文中所记载的有关项羽的事迹,可说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它不象是纪史,更象是一篇文学名著。
太史公运用丰富的文学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项羽的霸气。
钜鹿救赵一战中,他破釜沉舟,带着一支和他一样抱定必死决心的楚军,冲进几十万训练有素的秦军阵中,杀得敌人鬼哭狼嚎,无处躲藏,看得作壁上观的众义军首领目瞪口呆。彭城一战中,他仅带着三万人马回救,就将刘邦入侵的五十六万联军杀得慌不择路,抱头鼠窜,仅掉进水中淹死的就不计其数。
而项羽本人,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史上最为霸道的猛人。
如原文“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
又“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二是项羽身上透出的贵族气质。
项羽心地坦荡,身上有种天生的贵族气质,君子风度。当他少年时第一次看到秦始皇出巡,就说出:“彼可取而代也。”那样惊人的语言。鸿门宴上,他大度为怀,不与汉王计较。兵败垓下,他宁肯自刎身死,也羞于再见江东父老。
他耻于用谋,杀了心术不正的宋义,不用攻于心计的范增,鄙视无能的义帝、韩王成等人,这些都是他身上贵族气质的表现。
三是项羽有着丰富感情。
四面楚歌一节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但是,太史公纪史的根本还是在于揭示历史的本质,正如他对秦始皇的记叙,客观上给予秦始皇的评价就很高。对于项羽也是一样,通过项羽所做的事,他让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项羽,一个承继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以暴制暴的项羽。只是太史公想要表达的思想性被它精彩的文学描写湮没了。
项羽是这样一个人,他视人的生命如蝼蚁,如草芥。他攻下一城,则屠灭一城,他占领一地,则灭绝一地,甚至于屠杀投降的敌人。他一夜之间坑杀二十多万降卒。他血洗咸阳,火烧秦宫,殊杀业已投降了的秦王子婴。天下在他眼里,就象是一块蛋糕,可以任由自己儿戏般地分割给他所认为的功臣良将。他所做的这一切,全凭个人好恶。历史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杀人魔王,人世间的活阎罗。
这才是太史公所要揭示的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必然史实。他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不管有多大,本事有多强,都不可以凌驾于民众之上。所以对于这个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霸王来说,也有攻不下的城阳,也有让一个农民指引走进沼泽地的狼狈。所以,人心向背,才是战争致胜的根本。暴力杀戮只会让人害怕,他可以让眼前的人屈服,而不可以使人心屈从,这就是项羽至死都不明白的道理。所以,太史公对项羽的描写越是强大,他所揭示的道理也就越是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