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玉日记】观音山上观山水,滴水洞中滴洞天
(2021-04-12 15:06:09)分类: 丢玉日志 |
【丢玉对联】
丢玉按:刚看见2021年4月10日“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组委会70万征联信息。我来写个作业,请大家批评吧。顺便给邮箱:gddggys@163.com交了一份晚写的作业。网易跟帖,交了一份试卷,后来显示了。
第一回,下联:滴水洞前 滴洞天,感觉前字不太好;第二回下联:滴水洞中 滴洞天。感觉更自然。
上联:观音山上
观山水
下联:滴水洞中
滴洞天
------------------------------------------
横批:滴水观音
【对联解读】:
滴水洞对观音山;中对上;滴对观(说明一下,滴和观在同一句对联里要用两回,要一语双关,要用的自然不拘泥,这个确实有点难);洞天(福地的意思)对山水。恰恰好。作业算及格吧。
【洞天典故】:
且列举二十五处为例。
(1)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绝来书!
——[五代]李珣《女冠子》
(2)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
(3)苦县家风在,茅山道录传。聊听骢马使,却就紫阳仙。江海生岐路,云霞入洞天。莫令千岁鹤,飞到草堂前。
——[唐]张南史《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
(4)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杨仙翁玄默洞天,贾上士
幽栖牝谷。
——[ 唐] 陈子昂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
(6)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7)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8)春逢花好,一笑长相见。令似当年徊仙苑。况歌翻桃叶,香绕莱衣,须信道,人与千秋共远。不妨留绛节,看即沙堤,玉笋班高侍金辇。问人间、缘底事,犹欠河清,须妙手、鸿钧一传。待整顿乾坤、却归来,唤舞鹤翔云,洞天游伴。
——[宋]熊子默《洞仙歌·春逢花好》见载于《全宋词》
(9)长州 吏 王 某受公之知、探公之道久矣,惜公蕴洞天之度,有致君之心。
——[宋] 王禹偁
《送柴转运赴职序》
(10)自古神仙,隐迹终南,万代流传。说经台上,针活枯柏,炼丹炉下,化女石泉。四皓商山,十老古洞,尹喜亲闻道德篇。结庵处,有青牛系柏,白鹿升天。翊圣古迹依然。雪样三朝画得全。有元真文涧,松阴一梦,钟离悟道,跨鹤金仙。二祖披毡,甘河引度,传受重阳七朵莲。全真教,洞天福地,象帝之先。
(11)玉柱金庭锁洞天,更将琳馆镇山川。碧檐委地剥风雨,不赐钱来今几年。
(12)小筑菟裘石磴间,登临极望意苍然。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时听茅君归碧落,恍闻玉女炼
丹铅。江湖万里尘埃远,留得深山一道泉。
——[宋]诸葛舜臣 《华阳山堂落成》
(13)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炷香吾道者,色体
尚依然。
——[宋]章谦亨《云岩》
(14)长州吏王某受公之知、探公之道久矣,惜公藴洞天之度,有致君之心。
(15)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
(16)西川峰岭皆绵延,一峰突兀如青莲。崔嵬势压东南倒,穹崇下俯群峰小。古木阴森寒未凋,长云惨澹晴犹绕。阴岩积雪溜轻冰,南岭惊春啭幽鸟。山西有谷闻深曲,中有人家在山麓。昼掩柴荆鸡犬閒,岁耕烟岫囷仓足。巫山岷岭遥相连,知是层城几洞天。避世秦人应绿发,茹芝仙子好朱颜。寰区丧乱方如许,寸地尺天无安堵。我欲携家住此山,高谢时人出尘土。女萝薜荔结为衣,文杏香茅缉为宇。满谷栽松紫翠寒,漫山种杏赬霞吐。朝寻石乳丹洞深,暮斸茯苓苍桧古。山中父老志斯言,他时来访吹笙侣。
——[宋] 张嵲《西谷歌》
(17)世事纷纷触眼新,何由常作梦中身。远游万里才移刻,豪饮千场不忤人。鼓吹满城壼日晚,莺花如海洞天春。是间可老君知否?莫信人言想与因。
——[宋]陆游《记梦》
(18)五岳十洲,洞天福地。方丈蓬莱,箫鼓笙簧。
——[元]邓玉宾《端正好 俺便似画图中套 朝元三煞》
(19)似神仙归洞天,空馀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
——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20)红线丝缠,绣褥花裀,洞天福地,这好事今朝重见。
——[明]无名氏
《白兔记》第二十一出
(21)结屋随幽境,真成一洞天。寒流听洗耳,怪石坐挥弦。客到湖光净,庭空树影悬。俗缘怜未了,吟望
独遒然。
——[明]韩鸣金《石洞》
(22)你看那猴王得胜归山,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弟兄,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饮乐无比。
(23)我想公孙胜是个学道的人,必然在个名山大川,洞天真境居住。
(24)此尼菴也,幽辟深邃,别有洞天。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闵预》
(25)如此洞天福地,倘得几间幽室,在此暂住几时,也不枉人生一世。
【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也叫洒水观音。 乃是三十三观音法相之一。滴水观音法相,一般为右手持柳枝或作法印相,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或作右手持瓶泻水状。
左手持钵,右手执杨柳枝之立像,表“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之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