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在心中:凡让人憧憬赞慕的人生,皆是相遇!!

(2009-09-08 05:27:42)
标签:

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

散文

文学

分类: 丢玉文学

[按语]:昨日,好友弄玉丢玉:“玉在何方?”丢玉不才,就依照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旁门左道知识,领命答题。是也非也?只为博君一笑耳~~

 

    玉在何方?
    丢玉不才,勉为其难答曰:玉在心中。

    何出此言?
    理由如下:
    1.古语云,人心乃方寸之地。丢玉提示一句:区区方寸之地,有何德何能,竟然可以滋养人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前世今生?
    答案昭然若揭:方寸有宝。宝贝是什么呢?
    古语云土生金,此为其一,生银其二,生玉其三。
    汉字【心】字对三个点的安排,充分代表了古人的精神追求:金和银由于充当了货币、金钱的代言者,从而成为物质和肉身永无宁日的沉重救赎!

    子曰过,君子不器!金银的地位,由于物欲的沦陷日益低迷;因此,【心】字左右分离下坠的两点是其象征。而玉者,虽生于陋巷却不夺颜回之志;虽产于新密,却不以万物为刍狗,又不当万物之筹码。
    2.君当知玩物丧志,君可知弄玉养心也!何以故?玉者欲也!换言之,玉的本质,象征着人心中那一份最淳朴、最透明、最温润、最无邪的情感;这种情感,若有机会流露到人间,大概就是爱情吧。

    所以,【心】字上面那个被弯弯环抱的点,大概就是古人对玉的认识了。
    3.玉者语也。常言道金口难开,万一开了金口,说出的话就叫玉言。

    这里顺便补充一句:南朝有个叫顾野王(519~581)字希冯的君子,他是当时杰出的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在梁大同九年(543),曾任职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544年,希冯君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楷书字典,其价值可以与《尔雅》、《说文》相提并论,这本字典的名字就叫《玉篇》。由此可见,玉石和语言、文字有着先验的血统关系。
    其实,有时候,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和来世;这种话,只有遇对了人才能讲出口。

    面对昏昏然的芸芸众生,在平时,这种话一定是深藏内心的密玉了!
    总之,玉在心中。若要天工开物,待到美玉无瑕出落在阳光底下时,人间一定多了一场春雨,雨中,两个陌生人莫名其妙,注定相遇了。
    凡引人入胜、曲径通幽处,或有美玉,当是密玉。

    凡让人憧憬、惹人赞慕的人生,皆是相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爱无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