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2025-11-16 16:14:11)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简介

天津河东地道外,是指老火车东站地道以外而言,指河东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旺道庄一带。郭庄子目前已经改造成天津站后广场。

直到在清道光二十六年载:“陈家沟以南有四村,曰沈家庄、曰王家庄、曰郭家庄,曰旺道庄”这一带地势低洼,只有较高的地方才能住人家,因此根据了姚家台、李家台、阎家台、刘家台、华家台、上坡、下坡等地名。台坡以外就是苇塘、荒地、坟茔、粪场和乱葬岗子(义地)。

清光绪十八年,京奉铁路关内段建成通车,在“老龙头”建天津车站。老龙头与沈、王、郭、旺四个村之间还有两个小地名叫季家楼和火神庙,天津车站与东货场就占用了老龙头、季家楼、火神庙这户块地。

天津东站与东货场之间原无地道,郭庄子一带人口骤增之后,人们仅由小石门及栅栏外两处穿越铁道通行,交通极为不便,时有被火车轧死、轧伤的事件发生。

民国初年,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旺道庄、姚家台五村村民的代表窦英堂等出头奔走,吁请铁路当局兴建地道。几经周折,到民国十二年(1923),才将地道修成。郭庄子等村,适在地道之外,因而有了“地道外”之名。

领导村民们呼吁兴建地道的,就是河东区的近代名人窦英堂,(以下文字由张振海先生口述录音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沈庄子人,死于1934年,家境不错,干了三件大事,一是打通郭庄子老地道。当时有三个栅栏门,一是李公楼立交桥附近,被日本人修了仓库,二是郭庄子西侧,被俄国人无故拦住,还有一个是在小石门栅栏口,要过九股道才能穿过铁路,经常出事。1913年,一个冬天压死20多人,撞伤100多人,于是请来窦英堂来打官司。

于是打了9年官司,1922年,到复兴池洗澡,遇到高星桥,高星桥在郭庄子有1000多间房子的物业,于是两人合计打通地道。

村民拦铁路,和路警冲突,报纸报道,京奉铁路终于答应打通地道。

第二件事是打通唐口地道,后来捋顺或新建了六条道路,卫国道、新开路、津塘路、成林庄路、上杭路和张贵庄路。

另外窦英堂对教育亦有贡献,曾资助胸科医院专家院长郭德龙。

郭庄子,早年是一片坟茔地和污水坑,明初从山西来的移民,先是搭建茅草屋,慢慢盖起了砖瓦房,极少有楼。因这里姓郭的最多,最初叫郭家庄。

在这条街上,最大的商家二,是有名的永顺昌百货店,五间相连的大门脸,橱窗陈列商品醒目,它是估衣街永顺昌百货店总店的分号。

民国元年开业的宝华成布店,创办人杨景春原是走街串巷推车卖布头的,后来成了“货真价实”、“开源节流”、“经营有方”的布铺掌柜。

当时大胡同有名的启元茶庄也在此设立分店。其他如民光照相馆、富兴池澡堂、大昌酱园、宏利香糕点店、天祥玉糕点店,还有1940年李焕章在南市创办的清真玉生香糕点店,于1945年在郭庄子开设分店。店内设玻璃柜,以廉价糕点面向市民为特色,生意极火,所制作的动物形“小蛋糕”全河东人都知晓。

颇具规模的郭庄子鱼市,曾吸引着全河东爱吃水产的顾客。以祖传秘方“莫家清宁丸”声誉久远的莫家药铺。还有纸行、书局、文具店、刻字店,成衣局、油漆作坊、花轿铺、估衣铺、米面铺、,烧饼铺、豆腐房、炸糕铺、干货铺、鲜货店、小饭馆、小客栈。

在地道外大街通往郭庄子还有一条约 30米长的“斜街”,因这里多是卖鞋的,人们又叫它“鞋街”。’那时买球鞋,如双钱牌、回力牌、万里牌的,这儿都有,店小,货真,那时很少听说有“冒牌”“假货”。夜晚,小街灯光明亮,生意兴旺。沿铁路边至郭庄子后侧,是摊贩云集的新市场大街,约230米长的街,一直延伸到小石门。

新市场大街有理发的、修脚的、按摩的、点痞子的、治瘊子的、卖膏药的、接骨拿环的、相面算卦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卖药糖的、蘸搪堆的、卖茶汤的、练把式的、、变戏法的、吴桥耍猴的以及卖大力丸的等。

这儿还有家牙医所,听说主人王医师还曾到过日本留学。还有就是那些茶社、说书场、小戏园子。那时,唱评戏费”,听众都坐在大长条板凳上,到点有人拿着小“筐箩”敛钱,小孩子“没钱”,就站在后面听“膺腿”。后来,又出了个太平影戏院、郭庄子电影院,看电影就得买票、凭票对号人座了。

地道外还有几家作坊,像天光造胰社,生产金黄色的“洋钱皂”,白底蓝点的“兰花条皂”,也挺出名的。打铁的“铁匠铺”,不光能打“烟筒”,还能做“花盆炉子”,五行八作,一应俱全。

每逢腊月,这里的市面年味十足,热闹极了。门对、吊钱、窗花、福字、门神、财神、灶王爷,修竹斋李铁拐牌的空竹、联升斋的玻璃丝花灯,还有鞭炮,彩花、气球,糕点店的年糕、社糕、蜜供、如意饼,米面铺的腊八米,布铺里的红布、红绸,应时到节,年货备全。四五米的街宽,市人拥挤,车水马龙,晨始夜息,川流不息。永顺昌百货店、启元茶庄、宏利香糕点店等几家商号还悬起了霓虹灯,为老地道外添了几分华彩。

 现如今,地道外郭庄子早已不复存在了,郭庄子一带已被天津站后广场所取代,翻天覆地地变了………


                                    竹 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反思解剖自己
后一篇:汉中龙头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