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七七年,高考招生制度,终于恢复!
招生范围里,竟然还包括,一九六六届高中毕业生。
我死寂心灵的湖水,犹如丢进一粒石子,
又泛起了层层涟漪,
哀,莫大于心死,
此时,我一颗近中年的心,又萌动了复活!
十一年过去了,我已为人之父,工作又很繁多,
高考参加与否,让我费尽心思……
思来想去,决心下定,参加高考,机遇不能错过!
谈何容易,十一年的时光,已逝。功课啊,功课!
尽人力,听天命。
从现在,重新做。
因为反复犹豫,耽误了时间,
从报名到高考,只剩下,一周时间多!
白天还得工作。
挤时间,一天当作两三天,
空课时,就钻进元中,一间平时不用的,木工小屋。
其实,哪谈得上复习,
只不过,是过过十一年前的电影,翻翻书的目录。
系统备考,已不可能,时间已剩不多。
匆匆忙忙,忙忙匆匆,
踏进了高考考场!
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巧合,
我的考场——天津七中!
七中,我毕业的母校,我心中的情。
十年前,我从你的怀抱中,走出……
划了人生的一个大圆,
出发点,今天又成了归宿。
缘分啊,母校!
情结啊,七中!
上了年纪的老教师,还能认出,
我这个,十一年前的高中毕业生。
师生双手紧握,激动不已,感叹人生!
我坐在,
曾是我们班的教室,如今的考场中,
思绪万千,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再告诫自己,这是考场,冷静集中,集中冷静。
密封卷拆启,我以较高的分数,被第一志愿录取。
不容易啊,
恢复高考首届,
初试考生1200万,步入考场570万,录取27万。
我能考取,一是感谢政策,二是感谢母校。
邓小平讲,首届高考,两条:
本人表现好;择优录取。
母校,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历经了十一年,
稍一恢复,如愿以偿。
高考成功,我告别了,令我回忆太深、太多的元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