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骆道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傥骆道是古代穿越秦岭的栈道之一,连接陕西关中与汉中,以险峻和近捷著称,历史上多用于军事和紧急通行。得名于南北两个谷口:南口位于汉中洋县的傥水河口(傥谷),北口位于周至县的西骆峪(骆谷),故称“傥骆道”,别名“骆谷道”。全长约240公里(或唐代记载的760里),是穿越秦岭的蜀道中最短的一条,比褒斜道、子午道等更近捷。
途经太白山南侧,翻越四座主要分水岭(如十八盘岭、秦岭正脊等),穿越五条河谷(黑水、湑水等),地形极为险峻。
远古先民开辟,秦汉时期完全形成,但史籍记载较晚,三国时期始见于《三国志》,多用于魏蜀战争。
成为关中与汉中间最快捷的通道,唐德宗、唐僖宗等皇帝曾通过此道逃难至汉中,因路程短、速度快。
因环境险恶(野兽、毒虫、供给困难)和缺乏州县治所,唐代后逐渐衰落,作为全国驿道的时间较短。
道路崎岖,人烟稀少,被称为“南山捷径”,但通行条件恶劣,甚至导致马匹死亡(如唐玄宗逃难时“八马入谷七马疲”)。
三国时期为军事要道,唐代成为紧急公务和轻装旅客的首选。
现存50余处遗迹,华阳古镇等驿站保存了古道的历史风貌。傥骆道以险、近、快闻名,是古代政治军事的“生命线”,也是秦岭古道中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典型代表。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