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额尔古纳河,又称黑龙江正源,是中俄界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吉勒老奇山,向西流至新巴尔虎左旗阿巴图附近始称额尔古纳河,后向东北流至黑龙江省漠河县西的洛古村与俄罗斯的石勒喀河汇合,形成黑龙江。全长约1608公里,河宽200——400米,水深可通航,流域面积153151平方公里。
额尔古纳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旧唐书》称“望建河”,《蒙古秘史》称“额尔古涅河”,《元史》称“也里古纳河”,《明史》称“阿鲁那么连”,清代始称“额尔古纳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额尔古纳河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额尔古纳河属于山区型河流,上游为海拉尔河,河水清澈,含沙量少。流域内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是蒙古族等游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河流两岸风景优美,俄罗斯村庄近在咫尺,展现出一派异国风情。
额尔纳河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讲述了鄂温克族百年的兴衰史。额尔古纳河右岸特指大兴安岭西麓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区域,这里生活着与驯鹿共生的鄂温克族,保留着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