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尺巷

(2025-02-19 09:44:28)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六尺巷

安徽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区西南一隅,是一条全长100米、宽2米的古老小巷,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六尺巷不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巷道,更是一个蕴含着谦让与和谐精神的文化象征。‌

六尺巷的得名源于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清朝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的老家桐城的官邸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张英得知后,写信给家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受到启发,主动退让了三尺,吴家也被张英的宽厚行为感动,同样让出三尺,于是形成了六尺巷。

六尺巷由鹅卵石铺就,巷道两端立有石牌坊,上面刻着“礼让”二字,寓意着谦让与和谐。六尺巷不仅是桐城市的文化标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让与和谐的生动体现。它告诉人们,谦逊和礼让的力量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现代社会,六尺巷的精神被广泛应用于基层治理和司法调解中。桐城市将“六尺巷”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各领域,形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这种工作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认可,成为基层治理的典范。

六尺巷不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巷道,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谦让、和谐与礼让的力量。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秉持这种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乌奴耳镇
后一篇:函谷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