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香榭士
竹香榭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8,303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恒利的发言

(2025-02-01 11:45:08)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座谈会发言  

                 

   田本娜先生虽已八十六岁高龄,但一直耕笔不辍,学术造诣日臻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风格。

田先生一直以研究母语教育为安身立命之本。田先生认为:“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没有母语教育,就没有小学教育;没有小学教育,就难有大学教育。”

六十多年来,田先生一直系念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她说过,教育科学研究,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坚持教育理论为教育实践服务。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田先生就深入到语文课堂,坚持听课、不断地进行语文教学的评析和研究,

深入教学实践这块沃土,汲取营养,获取新鲜、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夯实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

田先生进行小学语文系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她在听了小学低、中、高年级100多节语文课的基础上,发现许多老师在教学上存在不少问题。研究过程中,田先生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只靠教学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汉语言知识。于是田先生系统地自学了《汉语知识》,又学习了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听课所得的实际材料,带着问题学习理论,感到很解渴。

在研究的过程中,田先生认为小学语文学科的研究,既要掌握汉字、汉语知识,又要熟悉儿童学习汉字汉语的规律,二者要相结合,田先生从研究初期,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小学语文研究的正确方向。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系统研究,田本娜先生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既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又要敏感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必须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来,再返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获得小学语文教师的肯定,才能证明你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田先生提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靠多读、多写,使学生有直接感知语言的实践,也可称为语感教学法;现在进行语文教学研究要汲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既要让学生多读、多写,也要给学生方法指导;把必要的、简单的语言规律和读写方法渗透在读写之中。她的专著《小学语文教学论》中提出“以语感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这一小学语文教学原理,是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对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起到很大的作用。

1979年,田先生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教育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百废待兴,理论的、历史的和现代的问题,都必须加强研究。但是当前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今天中国的教育实际方面,要研究教育实际中的问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很多,但田先生认为最缺少的是教育实验研究。

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田先生提出了两点:

第一,必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水平,不能再把“小学语文教学法”课讲成了“小教条”;“小学语文教学法”,应改为“小学语文教学论”。

第二,要到小学进行教改实验。从1977年开始,田先生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系统地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方向。

田先生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既要继承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又要汲取现代教学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理论,构建新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田先生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是从研究识字教学开始的。1979年开始,她对天津市的两所小学进行了“以集中识字为基础的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教改的实验,收到了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1987年,她对实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发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的理论初探》一文,该文为撰写《小学语文教学论》奠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田先生认为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不仅要教师和学生知道几种教学方法,而是要在教学论的基础上,使语文教师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思想和理论,学会研究这门学科,树立热爱母语和把握母语教学的思想,树立热爱儿童的坚定信念。

田先生从实践不断汲取营养、不断深入学习,体会、研究教学理论和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并成功地将其渗透和充实到教改实验中,从而丰富了她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田本娜先生为人谦虚、谨慎,历来低调处事,不事张扬,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语文教学思想”,她反复讲过:进行语文教学研究,一是要深入语文教学实践,同时一定要注意学习语文教学理论和思想,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我谈不上有什么“语文教学思想”,只不过系统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等大师的思想,结合教学的实际做了点工作。研究语文教学,要重视钻研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田先生认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很好的一本书,它既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精华的集大成者,又融进了叶老那个时代的先进教学理论,是发展了的我国语文教育理论。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是我国现代文化教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1987年,田先生完成并出版的《小学语文教学论》专著,很多章、节都渗透她学习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思考,该专著1990年被评为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田先生1988年退休,至今已有二十六个年头,但她“老骥伏枥”,以一位老专家特有的情怀,一直关注着母语教学的发展,用她自己的说法是:“我从感情上和小学语文教学一直缠绵不断”。她认为母语教育是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小学语文教学理应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一直难以割舍,在不断地追求、研究、探索中进一步丰富了她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1998年她的新作《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出版了。这本书是田本娜先生从1964~1997年之间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反映了田本娜先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年事已高的田先生,“不用扬鞭自奋蹄”,她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就在于锲而不舍地追求科学和真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关系到母语教学的发展,关系到下一代人的成长,使命感驱使,田先生从1997年至2004年,不间断地写了几十篇文章,表达了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看法。比较完整的反映她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这几十篇文章均收进了田先生的新作《我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2013年田先生出版了43万字的《小学教学论稿》,是她积一生之研究所作出的心得和总结。

对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改革研究,田先生已进行了近六十多年的探索,她提出如下的见解: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深入研究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要深入研究汉字、汉文本身的规律;二是要深入研究儿童学习、掌握汉字、汉文的规律,二者要紧密结合。”

这一思想和认识已被广大语文界同仁所接受。

田本娜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和学术研究风格,就是关注母语教育、热爱母语教学,深入教学实践、瞄准现实问题,始终不渝地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教学理论的研究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弘扬、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关系,坚持既要弘扬民族精神,又要把握时代精神。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一切为我所用,一切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所用。

科学研究工作者要甘于寂寞,远离浮华,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归纳,不断升华。坚守母语教育的阵地,走中国特色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和发展之路。使命感、责任心重于泰山,要上对得起 “列宗列祖”,下对得起“子孙后代”。

  田本娜语文教学思想和学术研究风格,是我国母语教育研究成果宝库中组成部分。年轻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以田先生为楷模,为中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和科学发展、为母语教育这棵大树的根深叶茂、为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应当做的工作,继往开来,有所建树、有所贡献。

 

                  教科院  高恒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一阁
后一篇:瑷珲的遥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