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集锦之一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和我一起下乡的表弟窦天鹏

送我下乡的老师,(天津七中黄港兴老师,教我高中俄语,老师已作古)

振民、王莹,哥俩来看我。哥俩都已驾鹤了!

九十年代初,已返城的插友(部分)相聚学瑞府上。

2003年,伉俪留影满洲里国门41号界碑,彭甲拍照。

雨后地泥泞,我伴暖泉小屋留张影

2018,8,18,扎兰屯知青馆开馆,孙子为我拍照留念,奶奶在孙子左侧。这张照片是谁为我们照的,至今不知。

我回到了暖泉学校,这里是我教学生涯的起点,下乡时,暖泉学校破烂不堪。

我结婚时,赶来道喜的插友。右到左:德林、王莹、富来、润身。

家乡河东老地道,1923年修建。

下乡时,途经哈尔滨,以松花江铁桥为背景,拍照留念。

壶口瀑布留影,孙子为爷爷奶奶拍照。

1973年,9,30,我和女友结为夫妻,当日,伉俪留影新房。

家乡天津火车站,后水塔旁的楼是75中学,百年水塔在天津站改造时,被整体炸掉,犹如一次小地震,当时我就住在塔的附近,从小天天看见水塔,此后再也看不到了。

插队的部分插友,在津留影,已有两人驾鹤西去了。

2018年,下乡五十年,参加扎兰屯知青馆开馆仪式,爱妻携孙子陪我来扎兰屯,返津时,我和孙子留影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

扎兰屯卧牛河车站,1972年去海拉尔送交选调鉴定,囊中羞涩,故,无票在此乘车,王振民深夜送我。

插队时,我自盖了“暖泉小屋",知青自盖房,实属罕见。此照是2003年,我揩爱妻重返暖泉时的留影。

这是我下乡的扎兰屯,小桥是吊桥,左前水塔是火车站,吊桥前方是
成吉思汗宾馆。市区东南七十里是我下乡插队的大河湾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