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洋大学,原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系天津大学前身,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有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校、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为中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
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学堂,北洋大学校,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1951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
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御批,由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抗战开始,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教育部指令国立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等,都是北洋大学的学生。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中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竹 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