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佳木斯市,中国黑龙江省下辖地级市,坐落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分别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和比罗比詹市相望,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地级行政区、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华夏东极”之称,总面积3.246万平方千米。
佳木斯市地处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黑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值5-6倍。佳木斯地名源于满语“甲母克寺噶珊”,意为“站官屯”,地处中国边疆,与俄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及比罗比詹市两个州区首府相邻,是对俄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
佳木斯市国境线总长382千米,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分别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和犹太自治州相望。佳木斯市东邻双鸭山市,西依哈尔滨、伊春市,南接牡丹江市、七台河市、鸡西市,北邻鹤岗市,总面积3.246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875平方千米。佳木斯市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空中航运较为发达,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四条铁路贯穿全境,可通往全国各地。221(同三)、201(鹤大)两条国道横穿境内。市内建有内环、中环、外环路及长安、中山、杏林等45条主要街道。市区的长安、中山、安庆、西林、光复路5座立交桥和松花江公路大桥与长安路、中山路地下过街通道形成了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东部区域中心城市,交通便捷、接驳南北、通达江海。佳木斯市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犹太自治州一江之隔,具有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地缘和资源优势。拥有5个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和2个国际空港,陆海空交通发达,对俄贸易十分便利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境内有绥佳铁路、佳鹤铁路、图佳铁路、佳富铁路、前抚铁路五条铁路干线通往全国各地。哈佳高铁、牡佳高铁与哈齐高铁、哈牡高铁、绥佳铁路、佳富铁路、图佳铁路,以及在改造佳鹤铁路。
佳木斯市辖区内东郊国际机场、抚远东极机场、建三江湿地机场通达13个城市,佳木斯市成为全省拥有机场数最多的地级市。航道里程735千米、千吨级泊位36个,年吞吐旅客1100万人次、货物4700万吨。
黑瞎子岛(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是中国东北部极角,有“中国东极”之称,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与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隔江相望。黑瞎子岛长5.88万米,最宽处为1.4万米,总面积约335平方千米。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政府在黑瞎子岛举行界碑揭幕仪式,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获地171平方千米。黑瞎子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内陆界岛,中俄共拥的“两国一岛”。黑瞎子岛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原生态沼泽湿地为主要景观特色,拥有PM值接近0的优质空气,含氧量高,综合生态好。岛周围水域盛产江鱼,且是鲟鳇鱼、大马哈鱼洄游的必经地,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是鹤类、天鹅等二十多种珍禽和二百多种鸟类栖息繁衍的乐园。
建国十周年纪念塔以现代化的建筑结构与古典艺术相结合,造型宏伟壮观,造型特点是上塔下厅,厅塔合一,塔身刻有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同志题写的“一览江天,大江东去”八个大字。时至今日,建国十周年纪念塔已成为该市标志性建筑。
知青广场占地面积12953平方米,2008年8月份建成。主题雕塑高15米,跨度12米,造型好像一页掀开的纸张,上面透雕镂空部分显示出1968年字样。表面刻有毛泽东同志题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下方雕塑着身体健美的男知青驾驶拓荒牛奋力前行,无论人与牛都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活力美。大理石雕刻部分由三块黑色大理石雕刻而成,上面影刻着水纹,代表着黑土地和三江平原。知青广场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文化阵地。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