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拔牙的记忆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我小时上学比现在晚,记得是八岁上学,小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不到十二岁的我,也是闹起了牙疼,凉水敷面,民间偏方,止疼药片都治不好,真是难受啊,影响了学习和功课,我决定去拔牙。我没有告诉家里大人,从妈妈放钱的布袋里拿了五角钱,就去了牙科医院。
牙科医院当时在和平区四面钟的对面,我家住在河东区地道外姚家台,我拿了五角钱,手捂着腮帮子,从新官讯大街,拐进了亚东胡同,又穿过了老地道,走到了东站(现在的天津站),乘坐有轨电车(票价2分),过了海河上的法国桥(今解放桥),沿着解放路,滨江道,和平路,来到了四面钟,下了电车,到了牙科医院,学着、看着别人怎样看病的程序,先花了5分钱挂号,坐在长椅上排队等候护士叫号,终于听到叫我的名字了,我学着其他病人的样子,托着腮帮满脸痛苦地走进了诊室。
大夫问,你家大人呢,我说就我自己来的,我怕大夫不给小孩瞧病,便装着更加痛苦的样子,跟医生说,我的牙太疼了,求大夫给我拔了吧,谎称是家大人让我自己来的,还告大夫,我家就住在旁边的胡同里。大夫看了看我,没再说话,让我坐上了治疗椅。
说句实话,半躺在椅子上,心里还真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自己出来看病。大夫让我喝口水漱一漱嘴,就去准备麻药针了,当时我好像都听到了自己咚咚的心跳声,大夫来了,让我把嘴张大,对着痛牙处的牙床打了一针,就不理我了,过了几分钟,牙不疼了,我咬了咬嘴唇、腮帮,也都没了痛感。大夫又来了,手里拿了把拔牙钳,告我不用害怕,我只觉得钳子在病牙上碰了碰,然后把一小团药棉球放在空牙处,就被告知,好了,起来吧,棉团要咬住一个小时,还把拔掉的病牙给我看了看。
我说,大夫,您把坏牙给我吧,我得拿回去给家大人看看,(其实,我也没给大人看,而是学着大人的样子,把下边的坏牙扔到房上去了。)大夫给了我一张处方纸,我把牙包了起来放进了衣兜,说了声不清楚的“谢谢大夫”(因咬着棉团),到药房拿了止疼药片,就走出了医院,连拔牙,拿药,一共花了3角7分,身上还剩6分钱。
我又按原路返回,花2分钱坐了电车到东站,过老地道走回了家。到家后,妈妈问我,你到哪玩儿去了,都吃晚饭了也不回家。我告诉妈妈,我牙疼,去拔牙了,把剩下的4分钱还给了妈妈。妈妈很吃惊得看了看我,问了问情况,也就再没说什么。
我的第一次拔牙,已过去了近60年,今天回忆起来,还是那样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