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仓门口教堂





天津市基督教仓门口教堂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教堂,曾是天津第一个中国人自办的教会活动场所。
该堂位于天津旧城中央的鼓楼东侧,1860年代由美国公理会差会创立,柏亨利在老城厢仓门口建立了天津第一座基督教堂。1900年被义和团烧毁,事后重建。1932年扩建。虽经历文革和唐山大地震,但建筑的基本样貌还在。
1910年10月,爱国教牧和信徒百余人在城里经司胡同青年会开会,商讨正式创办天津基督教自立会事宜。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基督教会仓门口教堂的建立。当时教会门前的匾额为“中华基督教会——华人自立”,因此有了“自立会”之称。10月19日,自立会正式献堂。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任该堂董事会的会正。
从1910年至1950年,仓门口自立会还在武清县王庆坨、河东区沈王庄、河北区仁田西里及锦衣卫桥等地建立了支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仓门口堂被砸,牧师被揪斗,教堂房屋被占用, 1982年恢复聚会。
1976年,该堂经过强烈地震,并未毁损。1987年,仓门口堂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