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别梦依稀咒世川
——回望下乡住过的地方
……我下乡的地方——内蒙呼盟扎兰屯大河湾公社暖泉大队第三小队,紧靠垫道旁。
我们知青住的地方,是“社屋”,连三间北房(见照片,这是2006年,我下乡38年后,返暖泉时拍照的)。中间是“堂屋”,左、右各有一个灶膛,通向两边住房的“石头板”炕”,右边住男,左边住女。
没有电,点油捻;凉井水,敞开喝,大城市长大的我们,突然间,沉到社会最底层!油灯熏黑的玻璃窗,残缺不全,用纸夹壳、废报纸、糊挡上。
我们随身带来的行李箱,曲尺靠墙摆放,通屋拉一根绳子,毛巾、衣物挂上,天寒地冻时,毛巾冻得嘎嘎作响。屋顶纸棚,破烂不堪,低拉搭拉悬在头上!就在这里,我们接受“再教育”,开始启航!
屋外的两侧,左是“牛马圈”,右是“猪羊房”,一勾弯月,冷洒荒野,寂静深夜,令人断肠!牲口的嚼草声、磨牙声、时不时伴着叫声,陪着我们,难眠,入睡……,入睡,难眠……!
“连三间”前面,一里地的地方,溪水常流,冬天不冻,弯弯曲曲,不知流向何方,这就是“暖泉”!生产队便以此命名。
2006年夏天,我到海拉尔呼伦贝尔学院授课。完成教学任务后,返津途经扎兰屯,我回到了阔别38年的第二故乡——当年插队的大河湾乡暖泉生队。
从扎兰屯到暖泉有70华里,汽车在熟悉又陌生的山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暖泉,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小山村,渐渐映入了我的眼帘。暖泉近了,更近了。不知为何,我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触,而且愈来愈强烈!山峦还是我记忆中的山峦,满目的绿草、庄稼还是那样青翠,我又闻到了亲切的泥土芬
芳,陶醉的心扉蓦地敞开了,情感冲破了关闭已久的闸门,任其宣泄,带着颤栗心灵的呼喊,扑向了暖泉,扑向了溶入我青春生命的、永远流淌的暖泉!……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