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头火车站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老龙头火车站即为现在的天津站的前身,老龙头这三个字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清末、民国、共和国三个时期,历尽沧桑,也见证了天津铁路的发展与变迁。
1888年,老龙头初建的时候是在河东区的旺道庄东货场内(也就是现在的解放桥下桥右转有个老地道,地道旁就是东货场所在地)。4年后,才西移至现在的位置。由于新站的位置紧邻租界,所以老龙头最初命名为“租界车站”。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车站被毁,后由英国人重建,因与紫竹林教堂隔河相望,便起名为“紫竹林车站”。后来为方便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京津两地往返,天津又建设了一座新火车站,也就是现在的“北站”。到了1910年天津西站建成,按照方位命名,老龙头火车站命名为“东站”。
那老龙头这个名字又是因何而生呢?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珍贵的历史资料很多被毁,无从考证,经专家的各种搜寻和分析后,推测出有4种说法,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老龙头”是津榆铁路起点。为庆祝铁路开通,当局者为慈禧太后特制了豪华专车,专车车厢外形好似金龙,机车前装饰龙头,被命名为“龙号”,因对慈禧太后都加“老”字尊称,便把这列带有龙头装饰的御车称为“老龙头”。
老龙头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探索与抗争”之路,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老龙头车站的主要风雨历程回顾。
老龙头初建的时候是在旺道庄的东货场内,没有道床和路基,只有一栋站房、一个月台和数间简陋公事房,车站和货场是混在一起,走一个大门,十分混乱不好管理。
因为最初煤矿运输的需求,而建造了铁路, 那势必铁路又会带动煤矿的发展,久而久之,铁路当局决定调整布局,老龙头开始扩建——向西至原季家楼、火神庙一带(也就是现海河东路的邮政局一带),向东延伸至山海关(津榆铁路),1892年新火车站正式开始使用,这也昭示着中国最早商埠火车站对外运营的历史性开端。
在这期间,发生了2件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和袁世凯小站练兵。甲午战争惨败后,清廷决定开始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便命袁世凯为练兵大臣,因铁路便利,练兵基地就选在了天津。“小站练兵”也揭开了军队编练近代化的序幕。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史称“庚子事变”。侵略者从大沽口登陆,老龙头火车站成了抗击侵略者的主要战场。英国想从“老龙头”乘火车北上,遭到铁路工人的抵制。义和团毁坏铁路设施,阻击联军北上。在反击沙俄联军占领老龙头火车站的鏖战中,义和团将士高举火把,手持大刀、长矛,从四面八方冲向“老龙头”,打得侵略军“皆挂白旗”。此后,在持续一个月的争夺战中,由于双方炮火轮番倾泻,“老龙头”被夷为平地,所有档案资料也付之一炬,损失无法估量。庚子事变后老龙头开始重建,于1902年竣工。
新的老龙头车站诞生后,中国社会随之进入了大变革时期,有一种说法叫: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这座城市留下来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的“张园”就曾经居住过辛亥革命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孙中山和溥仪。张园是张彪的住宅(史料记载张彪1860年出生,山西人,他在20岁时追随张之洞,最后做到陆军第八镇的统制)。1924年冬天,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偕夫人宋庆龄北上商谈中国统一和建设问题,下榻于张园。有意思的是,孙中山走后54天,溥仪从北京逃至天津,也曾居住在张园。一个是先驱者,一个是清朝皇帝,历史的瞬间往往很富有戏剧性。张彪死后,溥仪便迁居到了同在鞍山道的“静园”,一住就是6年,直至1931年被日军胁迫至东北。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便占领了天津。因为老龙头连接着我国东北、华北和南方,也就成为了日寇货物转运的主要枢纽。因此对老龙头车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和改造,目的就是侵略和掠夺。老龙头在经历乱火重生后又沦于外寇,更见证了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不屈不挠的斗争史。
新中国成立前,围绕着老龙头地区还有一段不可不知的历史。随着老龙头火车站的建成,铁路装卸货物的脚行应运而生。所谓脚行就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搬运业。有搬运业,必然有货场的存在,两者相互依存。老龙头建站以来,直接管辖的货场根据方位,分为东货场、西货场、南站货场和中山门货场。其中,东货场是最早的货场,与天津站同时建成于1888年。由于受到封建脚行把头的压迫,脚行工人一直在水深火热中抗争。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让“老龙头”重新焕发了青春。1950年,完成候车室扩建工程,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1958年修建了土驼峰,天津站成为了天津铁路枢纽内的主要客运站和辅助编组站。1987年老龙头车站诞辰百年之际,天津站又开始了改扩建工程,候车能力由1350人增加到1万人,10个舒适候车大厅为不同方向的旅客提供了便利。
改革开放以来,更是迎来了3次大的提升改造。到2007年彻底实现了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2008年8月1日,新天津站投入使用,车站总建筑面积近19万平方米。在新天津站投入使用的同时,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
伴随我国高铁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京津城际列车开通运营10周年之际,全部更换为“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运营,天津至北京30分钟,北京至滨海新区1个小时以内。通达的交通正将京津冀三地紧密串联在一起,协同发展之路也将越走越宽。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