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绍兴有所乡村中学,这座中学就是春晖中学,
这座坐落于绍兴市上虞区白马湖畔的乡村中学,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道奇观!
绍兴有所乡村中学,有半数民国的大师,不输当时的北大!
这座乡村中学几乎集结了半个民国的大师,在那个动乱飘摇的时代书写了教育传奇,这座中学就是春晖中学。
这座坐落于绍兴市上虞区白马湖畔的乡村中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道奇观!
经常有人怀念民国时大师云集的北大,上午能听拖着小辫子的辜鸿铭谈外国文学,中午打饭时碰到校长蔡元培,下午再去听听胡适的课,晚上闲了去图书馆还书,图书馆登记员叫毛泽东。
而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春晖,你依然能够享受到清华北大般的思想盛宴。
根据春晖校史记载,在上世纪20年代先后来到春晖执教讲学过的名人有:北大校长蔡元培、美学大师朱光潜、散文家朱自清、中国话剧的开拓者李叔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国画大师张大千……
如果你生活在那时的春晖,上午能够跟着朱自清享受散文的美好,听朱光潜朗诵纯美的英文诗歌,下午去听听蔡元培的教育理想,欣赏下张大千泼墨的潇洒,这该是多么美好的校园时光啊!
民国中国教育界,传颂着“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谈,春晖可谓是中学界的北大清华。
绍兴人从来都有报效桑梓的传统,春晖中学是绍兴富商陈春澜兴办的,由当时的教育家经亨颐担任校长。
因为远在上虞乡村,受当局的钳制较少,春晖得以充分释放自由广博的天性,白马湖畔的这座乡村中学,也是无数名人大师的圣地。
我们学过一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寒,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白马湖畔,这首意蕴悠长的送别歌勾起了多少童年的回忆,被称为中国风的经典。
这首陪伴几代中国人的名曲就是李叔同在春晖创作的——那个山外山,正是白马湖旁的象山,长亭古道,晚风夕阳,正是属于春晖的独特风景。
凡是喜欢丰子恺先生漫画的人,都会记得有幅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经典的小漫画是丰子恺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此时,他正在白马湖之畔的春晖中学担任美术和音乐教师。
他教导学生要用艺术去陶冶性情,进而超脱迷茫痛苦的生活。当时的春晖,处处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各种艺术团体百家争鸣,可谓“天然图画,点写不尽,音歌啸傲,山谷共鸣”。
作为一所乡村中学的春晖中学,却吸引了一群民国最睿智的大师,在白马湖畔书写了一段中国教育的传奇。
百年春晖,是心中不变的辉煌。百年春晖,是永不凋零的期待。一代代的春晖人传承着春晖精神的薪火,立德为民,奋斗不止。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