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到海拉尔已经有五次了。所贴的照片是我从几次拍的照片中挑出来的。
海拉尔建城历史已有270年。西接俄罗斯、蒙古,素有“草原明珠”之称。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又称海拉尔机场),为国家一级4C级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机场。
海拉尔的名称是因河而来的。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全长700多公里,流入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是黑龙江的主要源头之一。
海拉尔河是条母亲河,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三万年以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位于海拉尔城区北部,定位为国家5A级战争主题公园,园区建设风貌气势磅礴、恢宏大气、深沉凝重、发人深省。
海拉尔旅游业以呼伦贝尔大草原、原始樟子松林和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等旅游资源为主体。位于海拉尔河东胜利大街的成吉思汗广场,以成吉思汗命名,是呼伦贝尔市境内最大的广场,也是海拉尔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海拉尔西山公园位于市区西部,与海拉尔区政府相邻,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早在清代就被列入呼伦贝尔八景之一(沙埠古松)而著名。它也是中国唯一以沙地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我到海拉尔(现呼伦贝尔市)已经有五次了,但对第一次到海拉尔,印象最深:
“1972年秋,大规模的知青选调工作开始时,选调的重点:六六届高中毕业生。选调目的地:“天津教师进修学院”, 天津的招生工作组来了,要求符合条件的知青,到扎兰屯去集中,谈话问情况,面试写鉴定。一切顺利,返津尽在不言中。
工作结束,工作组撤离。我从扎兰屯返回生产队等候消息。两天后,公社打来有线电话:“暖泉三队知青高恒利,材料不全,缺份鉴定。望尽快补齐,交给天津招生工作组。”(后来才知,工作组弄混,是他们的责任。)
只好连夜在小油灯下补写一份,写好后赶到扎兰屯。哪知招生组刚走,已去了600里以外的呼伦贝尔盟所在地——海拉尔。义无反顾追下去!身上没钱,只有“逃票”了。在火车上紧张了一夜,天亮后,赶到了海拉尔东。东北老客们,携子扛包,纷纷下车,全是逃票!我灵机一动,裹在其中,法不责众,此理我懂。随人群走了十五里,到了海拉尔。
招生工作组在那里?我去问政府(这里称为盟公署)一座富丽堂皇的民族建筑!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组就住在对面的宾馆里!推开宾馆们,我不敢往里走,站在光滑的水泥地上,看着穿衣镜里的我,人乎?鬼乎?自己不敢认自己!忽闻一阵浑厚的男中音,飘飘悠悠传下来……寻声登楼推开门,正是工作组的人。他们都一愣望着我,不知何故我竟然出现在这里?我说明原委,办完事情,松了一口气。
讨了口水喝,告辞了工作组。往600里外的扎兰屯返回。两天一夜千余里,到生产队后,进屋瘫在炕上动弹不得。”
这就是我第一次到海拉尔,至今,印象还是如此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