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地处河南西部丘陵岗地,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函谷关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军事角色,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在战国时期,函谷关成为秦国抵御六国联军的重要屏障,使得秦国能够稳固地制图进取,并最终统一天下。
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另一处叫做魏关,遗址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已被淹没不复存在。
秦关:在战国时期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地形最为险要,易守难攻,是秦国抵御六国联军的关键所在。汉关:西汉时期,函谷关成为了东西分界线,关内是关中,关外则是关中以东的地区。魏关:三国时期由曹操修建,主要用于保证大军的粮道安全,但存在感较低,很快就被废弃。
函谷关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发生了多次著名战役,对中国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老子曾在此著述《道德经》,使得函谷关也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此外,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等历史故事和成语也起源于此。
综上所述,函谷关不仅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军事关隘,也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