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古往今来,很多书法大家,都曾临摹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可见其在书法界的地位。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公元353年,亦即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会于绍兴兰亭,饮酒赋诗中趁兴写下《兰亭序》。
全序二十八行,共324字。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气韵生动,被历代学书者奉为学习行书的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视《兰亭序》为至宝,命人摹临了许多副本分赐给近臣,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珍贵《兰亭序》摹本。而真迹最后成了他的殉葬品、埋入坟墓、永远的消失了!
喜欢
0
赠金笔